如果经营者的诚信与创新、消费者的热情与理解、管理者的智慧与服务如齿轮般紧密咬合、同向发力,“繁荣夜市”定能长久繁荣
据《今日越城》报道:7月4日晚,城南街道凤凰路上一个五彩斑斓的夜市惊艳亮相。这是今年城南街道精心策划打造的“城市南波万繁荣夜市”,现场“人从众”,美食的香气、动感的音乐与闪烁的霓虹灯光相互交织,为城南的夜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其实,夜市在古城沉沉浮浮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早些年,东街夜市、红太阳夜市、金时代夜市,以及城东的绍兴夜市都曾盛极一时。虽有城市改造的原因,但大多以“顾客稀少、门庭冷落”黯然退场。由此,笔者认为,新生的“繁荣夜市”若欲摆脱“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宿命,则需要经营者、消费者、管理者三方共同发力。
首先,经营者是夜市的主体,须以诚信为本,更要凭创新制胜。夜市摊主若目光短浅,只图眼前利益,夜市昙花一现也就不足为奇。“繁荣夜市”一开张,经营者热情高涨,如湖北老板刘燕“凌晨2点进货准备食材”,廖江波夫妇的串串香“一元一签”,他们的勤勉和实在赢得了顾客的点赞。但是,真正的长久之道在于推陈出新,唯有在保证食材新鲜、价格公道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风味、新组合、新呈现,方能让消费者保持新鲜感,为夜市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当摊主们以诚信为舟、创新为帆,夜市之河才不会枯涸。
其次,消费者是夜市存续的土壤,热情参与之余,亦需包容理解。夜市本就是烟火气息浓厚的市井之地,市民邵女士口中“我们终于有了一个家门口的夜市”的幸福感,道出了夜市最朴素的魅力。但如果消费者以挑剔苛责代替理解支持,再绚烂的灯火也将熄灭。市民刘先生“住在附近,以后会经常过来吃夜宵”的承诺,正是夜市存续的支撑。因此,只有消费者以包容心态对待喧嚣与拥挤,并在享受烟火气时不忘以善意反馈经营者的热情与坚守,夜市之花才能深深扎根于城市的土壤中。
最后,管理者须以服务为本,智慧赋能,做好夜市秩序的守护者。夜市并非“自由生长”的野外丛林,管理者若疏于管理,或僵化约束,终将扼杀其活力。因此,管理者在精心规划摊位布局与经营时间的同时,应当智慧化解噪声、卫生等可能影响“周边”的矛盾。唯有将管理从“限制”升华为“服务”与“赋能”,夜市才能在规范中得以发展。
夜市,是城市夜晚的心跳,是平凡生活的乐趣。如果经营者的诚信与创新、消费者的热情与理解、管理者的智慧与服务如齿轮般紧密咬合、同向发力,“繁荣夜市”定能长久繁荣。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