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越城区98位见义勇为“平民英雄”收到了特殊的“见义勇为荣誉卡”,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的褒奖,更是越城向全社会发出的强烈信号——崇尚见义勇为,致敬平民英雄。
越城的街头巷尾,始终涌动着见义勇为的精神血脉。外卖小哥吴绪成跳入寒水救起落水孩童的果敢,外来务工者李爱华、何厚喜火海救人的无畏,这些发生在市井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构成了越城精神图谱中最温暖的底色。值得深思的是,这些英雄并非身披铠甲的“超人”,而是穿梭在街巷的普通劳动者、生活在邻里间的平凡市民。他们用血肉之躯直面危险,以最朴素的正义感诠释着“越城精神”的内核——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早已融入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
见义勇为精神何以成为越城文明的基石?从社会治理视角看,每一次义举都是对公共安全的主动维护;从人文关怀维度讲,每一份勇气都是对人性光辉的极致彰显。当外卖骑手放下订单纵身一跃,当打工者冒着浓烟逆行而上,他们传递的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对“守望相助”社会共识的捍卫。这些散落在城市角落的微光,汇聚成驱散冷漠的火炬,让文明新风浸润越城的每一寸土地。
荣誉卡的发放,是党委政府对这份精神财富的制度化回应。免费乘坐公共交通、畅游文化景点,这些看似平常的福利,实则蕴含深意:城市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礼遇,将抽象的精神褒奖转化为具象的生活关怀。这不仅是对见义勇为者过往付出的补偿,更是向全体市民释放明确信号——正义之举理应得到社会厚待,凡人善举值得被城市铭记。
让见义勇为成为越城最美风尚,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各界应持续加大对见义勇为行为的宣传力度,通过故事宣讲、媒体传播、文化创作等多元形式,让英雄事迹走出新闻报道,走进市民心间;另一方面,广大市民要以这些英雄为榜样,在他人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摒弃冷漠与观望,勇敢地伸出援手。或许只是一个及时的呼救、一次勇敢的制止,抑或是一份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些微小的举动汇聚起来,就能形成强大的社会正能量,让越城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温暖与安全感,让见义勇为从“英雄专属”变为“全民自觉”。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意轩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