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主要研发、生产、销售高性能、高精度惯性传感器,对厂房的抗震和洁净度有严格要求,装修周期会更长一些,预计今年底可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并进行试生产。”日前,在滨海新区七色彩虹科技产业园B幢的二零八先进科技高端惯性传感器生产基地,项目总经理雷正荣告诉记者,这是样板区首个“低空经济”领域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计划投资约2亿元。
自主更新后的国周产业园。
二零八项目所在的七色彩虹科技产业园,是袍江腾笼换鸟样板区内率先腾退印染产能、完成微更新改造并导入新产业的标杆园区。该园区利用原华绅厂区实施微更新改造,总投资近3000万元,占地90亩,总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目前,共有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符合新区主导产业及未来产业方向的5家优质企业入驻。
今年以来,袍江更新专班围绕“产城人文融合发展”要求,紧盯“三年出形象”阶段目标,全力推动袍江全国腾笼换鸟样板区工程建设,支持企业更新,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启动在建企业自主更新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16亿元;招引产业项目7个,协议总投资27.75亿元,同时3个项目成功投产,片区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引导企业自主更新,是滨海新区实现“腾笼换鸟”的关键举措。“我们围绕产业升级与城市更新协同发展,通过政策宣讲、案例引导等方式,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推动企业以‘自我革新’实现‘破茧重生’。”袍江更新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今年上半年,片区已完工和在建厂房面积近80万平方米,企业自主更新已从1号片区全面推开至2、3号片区,有效优化了空间布局,提升了产能效益,为新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目前,我们还在围绕2、3号片区可实施地块,积极谋划绍芯谷‘泛半导体+’产业园项目,片区谋划加速成形。”该负责人说。
一大批配套设施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上半年,马海路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大大提升了周边企业的通行效率,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马海路是滨海新区马海片区的主干道,周围工业园区密集,过境大吨位货车多,日常车流量大。以前每次驶过马海路都要和客户表示歉意,担心因为道路影响招商。”国周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马海路全线完成改造,对产业园的项目招引来说,无疑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对于改善沿线企业职工和居民出行条件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此外,袍江更新专班还立足实际,让科学规划精准落地。目前,绍芯之源建设项目一期用地已成功出让,曹娥江沿岸更新改造项目和产业社区项目也正稳步推进。
滨海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始终坚持因地制宜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深化“腾笼换鸟”攻坚,推动产业升级、城市更新共生互促,高标准推动样板区建设,全力打造现代都市型工业实践样板。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章 淳/文 骆 烨/摄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