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力招引储备产业项目,构建海洋经济版图,滨海“蓝色引擎”动能澎湃

2025-07-08 09:17

来源:

近日,位于滨海新区沥海街道开元西路的“海洋强省”重大项目——玮博杰生物材料己内酯及聚己内酯生产基地施工现场,工人忙碌,机械轰鸣,一派繁忙景象。该项目占地112亩,由玮博杰生物材料(浙江)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一期总投资超10亿元,规划建设A、B、C三个功能区域,包括研发楼、合成车间、综合楼等设施。“目前,A区完成形象进度的85%,办公综合楼、研发车间完成结构封顶,B、C两区前期工作也正稳步推进中。”该公司董事会秘书王奕菲介绍。

作为生物可降解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玮博杰生物材料自主研发的己内酯及聚己内酯产品体系涵盖己内酯单体、多牌号聚己内酯多元醇等核心品类,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高性能涂料、新能源汽车配件、运动装备等领域。

向海而兴,向海图强。今年以来,在我省深入推进海洋强省战略之际,滨海新区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核心引擎,聚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一批兼具战略性与创新性的重点工程加速落地,以项目建设之“稳”,筑牢区域经济发展之“基”,为全省海洋经济版图再添新动能。

截至目前,新区共有“绍兴滨海科技城核心区二期”“绍兴港区沥海作业区码头工程”“长三角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中心及农批市场”等14个项目入选全省海洋强省建设重大项目清单,入选数量位居全市第一。“这些项目覆盖海洋科技、海洋产业、海洋港口、海洋经济配套等多元领域,是带动新区海洋产业倍增升级的重要引擎。”新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新区共招引储备海洋产业项目10个,总投资额达215亿元。

眼下,大湾区产业供应链创新基地项目(绍兴港区沥海作业区码头工程项目)已完成签约,计划7月中旬拿地,力争8月底开工。该项目由绍兴港现代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和杭州热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计划新建14个1000吨级泊位,岸线使用长度1295米,配套建设装卸设施、电气、控制、给排水、消防、仓库、生产辅助用房、锚泊位等。项目年设计吞吐量800万吨(含23万标准箱),年设计通过能力838万吨(含24万标准箱)。建成后将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提升重点区域、重大平台基建配套水平,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为新区海洋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位于杭州湾南岸的绍兴滨海新区,发展海洋经济资源丰富、优势明显。去年年底,新区还成功入选全省第一批海洋产业提质增效倍增平台培育清单,系全市唯一。新区海洋产业提质增效倍增平台规划面积为9.12平方公里,分南(袍江片)、北(江滨片)两个片区。据悉,该平台总体定位为“一中心两高地”,即建设全国知名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制造中心、全省海洋生物医药科创成果转化高地、杭州湾临港汽车装备制造高地。

在实际发展中,该平台将围绕海洋生物医药和临港汽车装备制造领域,初步形成以海洋原研药研发制造、医疗器械及辅材为主体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以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动力电池为主的临港汽车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力争到2027年,让平台培育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新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将突出“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的发展思路,以标准规范一流、产品技术一流、成果转化一流为导向,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的协同联动,构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临港汽车装备制造生态体系。

滨海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高标准谋划重大项目,高效率推进建设进程,全面优化区域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完善产业集聚发展要素支撑,努力让海洋产业成为拉动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内容来源:越牛新闻综合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章 淳 编辑:丁浩沨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