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柯桥​政协默默付出,湖塘杨梅成“致富金果”

2025-07-08 08:03

来源:

在“千年杨梅之乡”绍兴柯桥区湖塘街道,1.3万亩杨梅林如紫色云霞铺展山间。

“以前一到梅雨季就提心吊胆,现在有了智能大棚,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盘龙山庄负责人金立汉轻点手机,智能大棚的遮雨帘缓缓展开,为娇嫩的杨梅撑起了“保护伞”。

在永信村型塘干溪水库旁的永乐梅苑,负责人王永祥回忆起往年的困境:“杨梅成熟期正好赶上梅雨季,一场大雨就能打落三成果实,损失惨重。如今,咱们这里的杨梅不仅躲过了雨季的侵袭,品质还得到了显著提升。”

这些喜人变化,源于政协委员的持续帮扶。为助力破解湖塘杨梅“丰产不丰收”的难题,湖塘街道委员履职小组通过民生议事、民主监督等形式,促成智能大棚技术在杨梅种植中的推广应用,使杨梅的成熟期提前20天,坐果率从不到50%提升至85%,节水肥超过12%,品质也更上一层楼。尤其是珍稀白杨梅,今年产量突破三百斤,每斤售价300元的“杨梅贵族”已成为实实在在的“致富金果”。

产业的突围,远不止于生产端的革新。在湖塘街道邻里中心的三楼直播间里,“湖塘红,味道鲜美”的带货声此起彼伏;二楼正在规划深加工区域,湖塘杨梅深加工产品亮相指日可待……这背后,也有着政协委员的默默付出。

区政协委员、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傅祖康发挥专长,精心设计“杨梅+非遗”,将杨梅与绍兴黄酒酿造技艺相结合,开发“东风烧”杨梅酒,延长杨梅产业链。

针对物流运输难题,区政协委员、湖塘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潘国昌发起杨梅共富议事活动,邀请物流企业与梅农面对面交流,通过政协平台对接绍兴邮政,冷链物流成本直降30%。参与这场活动的合作社总经理王春洪决定收购梅农鲜果用于深加工,生产杨梅酒、杨梅酱、冻干杨梅等产品。大家在议事活动中提议的冷链仓库也随即投入启用,杨梅的保鲜期延长至3个月。

“要让湖塘杨梅从土特产变成金名片!”去年区政协专题协商会上,委员们聚焦文旅融合提出了极具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刚刚落下帷幕的湖塘杨梅文化旅游共富季中,一个个金点子可观可感——除了“杨梅王”拍卖,还创新通过湖塘杨梅共富集市、“梅秀古镇”国风夜影、共富直播间、“梅林课堂”校地合作实践课等活动,打造湖塘杨梅共富产业链,丰富文旅新业态。

好消息接踵而至,前不久,湖塘杨梅入选全省第四批“土特产”百品榜。这颗小小的杨梅以“科技+文化+产业”,描绘出“生产高效化、产品品牌化、产业融合化”的共富图景。

区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持续助推杨梅从时令鲜果蜕变为四季可享的风味、可沉浸体验的文化符号、可富民增收的产业生态链。

(内容来源:浙江政协同心苑)

作者: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