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有幸采访了一位在部队工作17年,并曾参与维和任务的老兵——耿叔叔。他先后两次走出国门执行任务,在遥远的西非马里共和国经历过汽车炸弹袭击、和恐怖分子发生过正面武装冲突,也曾亲眼见到战友遭汽车炸弹袭击永远地留在那片红土地上。今天,我想把他的故事说给大家听。
耿叔叔是黑龙江人,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部队工作。2016年,时任副营长的他得知有去非洲马里共和国加奥地区的维和任务后,主动申请要求前去,要知道马里是被国际社会和联合国公认的最危险的国家之一,去之前他甚至连遗书都写好了。
耿叔叔告诉我,在他前去马里维和的那一年里,平均1.5天就会发生一次恐怖袭击,频繁的时候甚至一天就会发生两三起。2016年5月31日,耿叔叔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马里维和部队营地遭遇了恐怖分子的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营区遭到毁灭性破坏,当场牺牲1人,重伤4人,其余受伤十余人。耿叔叔说,当时他就在距离爆炸点一百米左右,整个人都被空气波掀翻。在爆炸点附近的战友轻则耳膜震坏,重则耳朵被炸掉、腿被炸得粉碎……场面十分惨烈,但想到为了祖国的尊严,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的终极目标,他们毅然决然地继续留下来守护马里人民。
马里的环境不仅危险重重,生活条件更是极其艰苦。夏季气温高达50摄氏度,炽热的阳光仿佛要将大地烤焦。当地水资源极度匮乏,连饮用水都难以保障,更别提生活用水了。面对这些困难,耿叔叔和战友们没有抱怨,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他们将尼日尔河的水通过管道引入营地,经过三层过滤装备净化后使用,并且还将宝贵的净化水分给当地人民。没有绿色蔬菜,他们就自己开荒种菜;用电只能依靠发电机,但他们从未因此而降低生活标准。
在战火纷飞的异国他乡,他们枕戈待旦,肩扛国旗,用生命守护着和平的防线。耿叔叔曾说:“我们的信仰很简单——祖国需要我们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和平需要什么代价,我们就付出什么代价。”这句话,如同一道光,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也深深震撼了我。
因在2016年维和任务中的突出表现,2017年耿叔叔被联合国授予“二级和平荣誉勋章”,这份荣誉,是对他无畏勇气和坚定信念的最好证明。2021年,耿叔叔从部队转业到绍兴,主动放弃了在市里安置的机会,转而选择了到基层街道办事处工作。但由于听不懂绍兴话,基层经验缺乏,各项工作难以开展。于是他给自己定下三个小目标,一是尽快被接纳;二是尽快被认可;三是尽快出实绩。为此,他努力学习绍兴方言,积极下村走企,认真完成每一次维稳安保工作。
耿叔叔就是这样一位“无名”英雄。他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对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执着,深深感染了我。和平不是从天而降的馈赠,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用双手拼命托举而成。我承诺:以忠诚之心爱国,以执着之志追梦,以温暖之行助人,传承耿叔叔的忠诚信仰,争做新时代的追光者,照亮自己,也温暖世界!
2025年07月07日
(东湖街道中心小学401班 何宸灏 指导老师 孙立美)
作者: 编辑: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