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两封书信中的家乡情

2025-07-07 09:53

来源: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的一生,留下了许多光辉的印记。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著有一套花费他巨大心血的《农书》,凝聚着他对中国农业问题的深情关注。但这部100多万字的手稿,没有出版就被付之一炬。

在嵊州市档案馆,保存着马寅初于1958年、1961年写给时任嵊县副县长方初和冯农的两封信件。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家乡农业生产的重视,也可以看到他当时为写《农书》所花费的心血。

表达想回故乡写《农书》

据马寅初孙子马思泽介绍,《农书》并不是正式定名,只是源于手稿谈及的主要是农业经济方面的内容。马寅初自1960年辞去北大校长职务后开始正式创作此书,花费数年完成了手稿。

“我此来是为写农书,并不是为体育劳动……”从1958年马寅初写给方初的这封信件中可以看出,早在这一年,他就有了写《农书》的计划,并有意向回家乡完成这本书的撰写。

1958年,马寅初写给方初的信件

这封信写于1958年3月21日的信件,竖排小楷,共5页,信中的每一个小楷字都写得一丝不苟,字里行间尽显马寅初严谨的态度。他在信里写道,他到农村中去,主要是想研究农民的思想情感、创造性和积极性,他要将农民几千年来的经验记录下来编写成书,并传播推广。在当时,他已经收集了全国许多地方的资料,缺少的是现实的农村情况。

至于为何选择回家乡写书,马寅初在信中表示,自己缺少与农民打成一片的机会,回家乡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自己说嵊州话能和家乡的农民无障碍交流,而且乡音也能在情感上拉近彼此的距离。而且他希望能够住在“城溪乡”(今属剡湖街道),因为那里“随时可以跑山”。

据马思泽回忆,爷爷曾说过,中国是以农业为本的国家,农业关乎国计民生。他对中国的农业有很多的想法。在写书的过程中,他还与爷爷一起回过家乡嵊州,那段时间,爷爷白天会到处走一走、问一问,晚上则会写东西写到很晚。然而在手稿完成半年后,迫于当时的形势,爷爷就烧毁了家中的很多书籍,其中包括这套《农书》手稿。

“一生的遗憾,甚至会隐隐作痛,《农书》应该是我亲手烧掉的。”马思泽说,那是1966年,他才12岁。

为农业政策回故乡考察

1961年底,一封北京的来信悄然送达冯农的办公室。信封上熟悉的笔迹透露出写信人的身份——马寅初。

1961年,马寅初写给冯农、方初副县长的亲笔信

信是写给冯农与方初两位副县长的。信中,马寅初表达了计划在1962年1月初出京视察闽浙两省,并特别提到希望在嵊县居住一周,以便深入农村,细致观察。他特意提到要见一见嵊县城东人民公社的杨木水先生。

1961年的中国,正值国民经济调整的关键时期,各项政策与改革在探索中艰难前行。为使农村形势尽快稳定下来,中共中央在1961年3月在广州召开工作会议,讨论通过《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 》(简称《六十条》)。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工作者,杨木水曾在当年的5月间撰写了两篇关于《六十条》的文章。

马寅初在信中详细阐述了希望与杨木水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意愿,他认为杨木水的文章虽有不尽完善之处,但不乏可采之处。他希望通过这次会谈,不仅能更深入地了解农村现状,也能借此机会向基层学习。此外,他还特别提出需要一位速记员协助记录会谈内容,展现了他对这次视察工作的严谨和重视的态度。

这封信的落款时间为1961年12月25日,据相关材料介绍,1962年1月8日,马寅初一行回到了嵊县,并于次日与杨木水进行了深入交谈。会谈中,杨木水详细介绍了自己对于“包产到户”的看法和实践经验,而马寅初则认真倾听,不时提出疑问和见解。

马寅初这种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对基层工作者和农民群众的深切关怀,以及谦逊的态度,给家乡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对故乡有着深深眷恋

对于自己的故乡,马寅初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他的爱乡之心、恋乡之情、振乡之举,在嵊州有口皆碑。

马寅初最后一次回故乡,就是1962年1月的这一次回乡考察。此前,马寅初连续数年回乡考察。

据载,1952年的春天,土地改革后的农村,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马寅初兴冲冲地回到故乡,这是自新中国成立后他最早一次回故乡;1953年的暑假,已经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的马寅初赶回家乡,只为见一见嵊县潭头村农业丰产模范梁正荣;1954年5月,马寅初再次回到嵊县,考察人口增加情况……此后的1955年、1956年、1958年、1962年,都有他回乡考察的足迹。

1982年5月10日,马寅初逝世时留下遗嘱,希望将自己的部分骨灰安葬在故乡。后来在长子马本寅的护送下,马寅初的部分骨灰回到了嵊县,叶落归根。

马寅初故居位于嵊州市浦口街道名人街74号,这里是他的诞生地,一直居住到17岁外出求学。马寅初故居在2006年5月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据介绍,嵊州还在浦口街道月亮湖景区打造了马寅初文化公园,公园内建造了马寅初纪念馆,展出马寅初一生成就及相关故事,展现他卓越的学术成就和非凡的精神品格。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王敏霞 编辑:杨洋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