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专班确定39个专项试点,由越城区人民政府、绍兴市委组织部共同推动的“集成电路产业人才‘三链破壁’引育改革”入选。
“以教育链、评价链、创新链‘三链破壁’为突破口,构建‘教育链精准供给+评价链实战导向+创新链多维赋能’的融合人才引育体系。”越城区科技局有关人士说,到2027年,争取引进院士团队3个,产业人才供给总量突破2.5万人,高标准打造杭州湾创新港、绍芯实验室等创新平台,集成电路平台产值突破千亿元。
“主要通过四方面举措,破解产业人才引育面临的痛点。”越城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构建“订单式+实战化”教育链方面,将实施校企双主体培养模式,比如推动集成电路现代产业学院开班招生,联合绍兴文理学院等高校开办“3+1+X”、长电芯联特色班、“芯火班”等,并建设集成电路公共实训基地,实现产线设备共享。
打造“实操型+白名单”评价链方面,力求在评价机制上“放开”,迭代集成电路产业人才专项政策,构建工作经历、科技成果为导向的认定标准;力求在管理机制上“放权”,建立动态职称评审机制,深化中级职称自主评审,探索突出实操能力的评价机制;力求在激励机制上“放活”,率先启动人才综合改革试点,深化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名单”制。
搭建“协同型+开放化”创新链方面,将高起点建设杭州湾创新港,推进教科人、产学研、校地企多维融合,加快浙大等高校研究院提能造峰;加快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集成电路分中心和全省首个专利超市建设,持续深化迭代3个“首创做法”。此外,还深化绍芯实验室跨省域协同创新体系,建立灵活、开放的人才招引制度。“我们在科研创新、人才引育、产业赋能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发布全球首款二维半导体32位微处理器‘无极’、全球最快半导体电荷存储器‘破晓’,集成电路领域首篇论文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尖期刊《Nature》。”绍芯实验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实验室还形成由多位权威专家领衔的超百人复合型科研队伍,多项科研成果在越城孵化落地,为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强链补链注入动能。
构建“全周期+精准化”服务生态方面,将聚焦人才安居“关键环节”,实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乐居工程,为人才提供免费住、“先租后售”等政策,有效解决“住房难”问题。长电集成电路(绍兴)有限公司已有47名员工享受到“产业人才乐居工程”政策红利。来自河北省张家口市的高先生是该公司一名工程师,之前一直住在公司宿舍。“去年和同事去看了镜湖新区的翠湖隐秀府、荣安观江园(南区)两个楼盘,最终选择了翠湖隐秀府一个户型。”他告诉记者,5年租赁期满后,他可以选择定向回购或延长租期,同时还能叠加使用人才房票和安家补贴,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
“越城还瞄准人才创业‘关键缺口’,创设‘越才汇’活动品牌,实施人才企业‘攀登计划’,强化人才发展要素供给。”越城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办好产业人才生活保障“关键小事”也很关键,为此,市、区联动制定集成电路人才服务指引,统筹协调与人才有关的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等关键小事,实现“增人数”与“得人心”有机统一。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