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乡愁

2025-07-07 07:23

来源:

我的老家在越城区斗门街道原菖蒲溇村。

记忆中的菖蒲溇村地处港溇密布、河流纵横的区域,四周被河江环抱。村内小溇还有不少,如东坝溇、火添溇、王家溇等。以前,村民进出全靠渡船。随着社会发展,村的南西北三面先后建起了木桥、石板桥,但东直江的草绳手拉木渡船,一直延续到袍江开发时才被淘汰。

菖蒲溇村因宋人谢中行在隐居时广植菖蒲而得名,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菖蒲,这种常见于水边的草本植物,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花草四雅”。文人雅士赏玩菖蒲的流行与繁荣,在宋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陆游是南宋文人喜爱菖蒲的典型代表,他在《夏初湖村杂题》中用“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自是闲人足闲趣,本无心学野僧家”来描述隐居生活的悠闲平静,他还有多首以菖蒲为题的诗歌记录这种植物,如在其中一首《菖蒲》中这样描述:“菖蒲古上药,结根已千年。闻之安期生,采服可以仙。”

宋人谢中行也偏爱菖蒲,隐居时在住所的灶间外、下水沟边种起了菖蒲。谢中行,字思贤,号草庵,宋朝孝廉,菖蒲溇人称他为“草庵太公”。菖蒲因其特性使沟里的污水净化、空气香雅,邻居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纷纷仿效在房前屋后的潮湿地带种起了菖蒲,渐渐地,村内菖蒲草随处可见。不过,村民们种的是大众化“石菖蒲”,唯有谢隐士的家里还栽培有稀有盆景“金钱菖蒲”。他以菖蒲为媒,同来客赏菖蒲、品菖蒲、画菖蒲、话菖蒲,结菖蒲之情。名人谢枋得慕名过访,观后赞叹不绝,当场挥毫作“人言菖蒲非一种,上品九节通仙灵”《菖蒲歌》一首相赠。据此,“菖蒲”被一锤定音为村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菖蒲门类较多,若以形态区分,有石菖蒲、虎须菖蒲和金钱菖蒲三大类。石菖蒲,又名水剑,种植在溪旁池中田边,或沼泽背阴湿地。石菖蒲的叶酷似利剑,所以每到端午节的时候,人们总将石菖蒲与艾草绑成“艾旗蒲剑”,象征驱除五毒邪祟。虎须和金钱菖蒲,别称醒目草、文菖蒲。“虎须”的叶片稍阔长点,有近尺高。而“金钱”则显得矮小,《本草·菖蒲》曰:“以沙栽之,至春剪洗”“根长三分,叶长寸许”。它们多被菖蒲爱好者培育成为书房厅堂的上等优雅盆景。一盆造型精致的金钱菖蒲,往往价值不菲。

菖蒲同时也是一味中草药,具有健脑、开窍、安神等功效,因此深受百姓欢迎。明朝园艺学家王象晋的《群芳谱》有记载,农历四月十四这一天是菖蒲的生日,此时修剪其根叶最为适宜。所以,菖蒲是少有的具有“诞生日”的植物,可见先民们对它的喜爱。

菖蒲溇村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每当逢年过节,难忘菖蒲溇的成功人士,总会携老带幼回来探亲寻根、投资兴业。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菖蒲溇村被整体拆迁,记忆中的旧宅、台门、氏堂、学堂如今已无影无踪、无一留存。在一次老乡聚会上,大家建议﹕在原菖蒲溇村旧址区域内,设置菖蒲溇路、街、江河、广场等地名,让在外的菖蒲溇人回家时有一种归属感。

一段时间后,消息传来,原菖蒲溇东侧的一条通往市区的河道被定名菖蒲溇直江。河道起于都泗门、袍渎村,流经菖蒲溇,出口在三江闸。又过了一段时间,再度传来佳音,菖蒲街正式立牌编号。

获悉喜讯,我迫不及待地驱车前往。老菖蒲溇村就坐落在世纪街与菖蒲街、菖蒲溇直江相交的南部地段,是如今袍江的黄金开发区块。站在世纪街的一高楼处举目远眺,只见江水清澈、高楼林立。我的故乡正在日新月异地变化中,朝着欣欣向荣的现代化都市迈进!


作者:张建林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