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福建、安徽的家长分别在网络上发帖称,孩子感染了“食脑虫”,目前病情均不佳。
“食脑虫”并非真正吃脑的虫子。学名自由生活阿米巴,是一种生活在温暖淡水中的单细胞微生物。侵入颅内后会引发剧烈炎症反应,导致脑组织损害,因此俗称“食脑虫”,感染高发于夏季。
杭州连日来户外温度超过35℃,家长正要带娃冲去水里去避暑,接连刷到关于“食脑虫”感染的病例,又退了回来!这...还能下水吗?带着无数家长的焦虑和疑问,杭帮侠记者联系到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李思颖进行了相关解答!
目前
杭州尚未发现“食脑虫”感染病例
近期报道的“食脑虫”感染病例,都是通过鼻腔沿嗅神经侵入大脑导致颅内感染。“食脑虫”的感染非常罕见,概率堪比中彩票。引起恐慌的原因是其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药物起效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李思颖医生说:“目前,医院门诊中尚未接到过这类病例!由于早期症状与一般脑膜炎或普通细菌或病毒感染相似,很难第一时间明确诊断,容易延误病情。”
当患儿同时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的症状时,家长需要引起重视。李思颖分析说:“短期内出现高热,伴有较剧烈的头疼,同时出现喷射状的呕吐,需要及时去就医。”
当心
这三类情况特别吸引“食脑虫”
夏天到,大家都喜欢玩水乘凉,由于“食脑虫”生活在温暖的淡水中,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易通过鼻腔进入体内。李思颖医生提醒:“野外玩水过程中,不建议跳水、潜水,以及在溪流河道中野泳等,溯溪时尽量避免鼻腔接触污水,有压力的环境下更容易中招。”
另外,当皮肤有伤口或佩戴隐形眼镜下水时,也容易被“食脑虫”找上门。李思颖医生提醒说,下水游玩后,哪怕是洗鼻、冲澡等,也只能做到有限防护。“更建议大家前往正规的泳池游泳。”
暑假来临
这几类感染病有抬头趋势
天气炎热,医院肠道门诊的患者明显增多,尤其是细菌性胃肠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李思颖医生说:“前天夜班,一位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来看急诊,当时低热,呕吐,拉肚子并伴有绞痛。大便常规显示有白细胞、红细胞,还有隐血,初步确诊是吃坏肚子了。提醒大家,冰箱里的隔夜饭菜、夜宵摊上的烧烤等,都容易引起肠胃不适。”
随着三伏天到来,还需要警惕的是登革热病毒和乙流病毒。李思颖医生分析说:登革热病毒,杭州近几年一直处于散发状态。如果去过两广、亚热带地区时,需引起重视。建议去野外,尽量穿长袖、长裤,涂抹驱蚊药。前往人群聚集的地方,还是要戴好口罩。”
(内容来源:杭州交通918、安徽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作者: 编辑:冯古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