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我们喜欢的苏东坡,是诗里的他

2025-07-04 19:37

来源: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苏东坡。苏东坡人到中年,陷入乌台诗案,人生遭遇巨大落差,他的心态和精神状态如何?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文本,第一种是他写给朝廷的信和谢表(当时升官和贬谪的人都要写谢表)。从这里看他已经诚惶诚恐,俯首认错。例如在《到黄州谢表》中,他写道:“惟当蔬食没齿,杜门思衍。深悟积年之非,永为多士之戒”,大意是自己要粗茶淡饭,闭门思过。而他在诗中写的却是“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黄州有很多美味,他在当地同样吃得很好、过得很好,完全不是谢表里那样。谢表是门面话,他真正的心态,都在诗里。他的诗才是真正的东坡风采,我们之所以喜欢东坡,是喜欢他诗里的形象。

苏东坡后来又被贬谪到了南海边上的惠州,对于古代中原地区来说,这已经是很偏远的地方了。他又写了一个谢表,“洗心自新,没齿无怨。但以瘴疠之地,魑魅为邻;衰疾交攻,无复首丘之望。”读起来完全是痛苦压抑之情、改过之心。假如苏东坡真是这种心态,他在惠州三年都活不下去。他的真实心态又如何呢?我们看他在诗中怎样写。“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觉得,惠州这个地方好,盛产“果中极品”荔枝,让自己一辈子住在岭南也高兴。到惠州第二年,住在寺院里的他,又在《纵笔》里写道“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哪有闭门思过的压力、日夜的痛苦?明明睡得很香。

相传这首诗后来传到朝廷,宰相章惇听说苏东坡在惠州过得还不错,又把他贬到海南岛。当时对中原士大夫来说,海南是“十去九不还”的鬼门关。将要启程以及离开海南岛时,苏东坡怎么写的呢?“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他心态好得很,一点没有凄凄惨惨戚戚。去的时候他觉得,这万里之遥的土地,是自己真正的故乡。回程的时候,夜里渡海,看到天上一轮明月,地下万里碧海,他认为这是在中原看不到的景色,这次远行是平生最奇绝的经历。

所以,我们要想了解苏东坡一生的思想倾向,最好的文本材料就是他的诗。诗,才是他真正打开心灵的一扇窗。

作者: 编辑:夏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