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机插补短提升水稻单产

2025-07-04 07:48

来源:

7月2日傍晚,嵊州市长乐镇开元村周丹家庭农场千亩稻田沐浴在霞光中。刚结束作业的农机手郑仲校,双手数着9200元工资,难掩惊喜:“真没想到,这把年纪还能挣这么多!”如今,经验丰富的农机手已成绍兴田间“香饽饽”,而这一切,皆因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带来的深刻变革。

今年,机插推广作为我市农业机械化工作的核心任务,被摆在重要战略位置。年初,我市出台相关文件,旨在全力提升全市水稻机插率,扭转机插推广工作局面。同时,通过政策引导,推动种粮大户逐步缩减直播种植面积,加快农业种植模式向机械化、高效化转型升级。

如今,机械插秧1亩田只需15分钟,1台机器1天就能插几十亩。而且机械插秧更加精确,有利于秧苗后期的返青和管理。同时,它的种植密度也更大,1亩水田能种10万株秧苗,产量也会相应更高。

农稳社稷,器利农桑。凭借精准补贴、抗逆稳产和生态协同优势,我市诸多种粮大户积极转向更稳产的机插秧模式。需求侧的变化,也抬升了农机手的“身价”。郑仲校就是在今年春备耕时节,因其娴熟技能被周丹家庭农场聘用。

机插秧带来的效益提升实实在在。在周丹家庭农场,人机协作模式下,“智能高手”插秧机也能依据田块形状精准设置株距、行距与深度,灵活作业。近日,农业专家实地测算预估,与无人机播种相比,该农场千亩机插早稻田单产可增产50多公斤。这不仅是郑师傅们“身价”看涨的底气,更是粮食稳产增收的直观体现。

“截至目前,全市今年新增农机装备4935台(套),总补贴金额达1602万元。”市畜牧农机发展中心农机发展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力争实现机插面积78万亩以上,机插率68%以上,助力粮食生产节本增效、农民增收。

随着农业现代化加速向机械化、智能化、专业化迈进,我市农业正从“靠天吃饭”向科技和效率驱动转型,对农机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续扩大。像郑仲校这样经验丰富的“老把式”,将迎来更大的用武之地。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