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外卖员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为市民带来便利。然而,近日有外卖员向越牛新闻反映,他在绍兴越城区范蠡路一家餐饮店取餐时,却遭遇了“晒太阳”的烦恼,“这家店取餐需露天排队等待近十分钟,头顶烈日,苦不堪言。”
现场情况:
38℃高温天,
外卖小哥顶着太阳等取餐
据外卖员小张说,范蠡路上这家餐饮店名叫“小贤家”,平日里生意火爆,尤其在午高峰时段,前来取餐的外卖骑手络绎不绝。今天(7月3日)午间,按照小张提供的信息,越牛新闻记者前往实地探访。
中午,正值用餐高峰期
正值用餐高峰期,店内坐满了堂食的顾客。记者环顾一周,并未看到外卖取餐口。旁边一位身着“饿了么”工作服的外卖小哥也正向服务员打听取餐口的位置。
从前台收银员口中,记者得知,原来为了让堂食和外卖分流,该店的外卖出餐口设置在店铺的背面。这就意味着,在无明确标识的情况,第一次来取餐的外卖员需要先到店内询问得知外卖窗口后,再出门绕一圈到背面的出餐口取餐。
第一次来的外卖员找不到取餐口
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记者与该外卖小哥一起又步行了近100米的距离,来到了背面的出餐口处。在一个蓝色的指引牌前,已经聚集了不少身着各平台工作服的外卖骑手,在大太阳底下毫无遮挡,等着小窗口里出餐。
数位外卖员在门口排队“挨晒”取餐
此时正值中午12点,烈日当空,室外温度达到了38℃。这些骑手们低头看着手机,不时抬手遮挡阳光,额头和脖颈上的汗珠清晰可见。
由于该区域属于内部区域,骑手取餐还得将电瓶车停在数十米外的人行道上,据记者粗略计时,从停车到步行排队取餐离开,确实需要等待近10分钟,全程暴露在火辣辣的太阳下。
外卖员取餐需停车步行前往
“队伍排得挺长,也没有遮阳棚,每次至少得等7、8分钟,有时甚至10分钟。”一位京东外卖员小李告诉记者,自己经常来这家取餐,但这一取餐流程让他颇感无奈。
“这大热天的,排一次队就一身汗,有时候晒得手机屏幕都发烫看不清订单信息,感觉店家这方面考虑得不太周到。”一旁的美团骑手小汪也直言,希望店家能改善取餐环境,“太阳下待久了,确实吃不消。”
店家回应:
已有外卖员反馈
将立即改善取餐环境
午间来店内堂食的人络绎不绝
随后,记者将相关情况反馈给了该餐饮店负责人夏店长。
“这几天,我们也收到了个别骑手关于取餐排队‘很晒’的反馈。”夏店长表示,这段时间店铺迎来用餐高峰。因为新店开业不久,在开通外卖服务后相应的服务设施不够完善,给骑手取餐造成不好的体验。对于未设置明确取餐标识,他也解释说,原本在门口处设置有标识,但是前几天大风天气将标识损坏了,后续将立即补上。
现场,夏店长也提出了解决方案:“与物业沟通协商后,我们将会立即着手处理这个问题。通过安排人员采购折叠式遮阳伞棚,尽快在店门口取餐区域安装到位,为排队的骑手们提供一片阴凉。”
该店铺在背面设置的出餐口
“也非常感谢外卖小哥们的辛苦付出和记者提出的宝贵意见。”夏店长承诺,伞棚安装工作将尽快落实,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改善骑手的取餐环境,“下一步,我们还计划为外卖骑手们在候餐时提供茶水等纳凉物资。”
疾控中心提醒:
在高温天气下
室外工作者如何科学防暑?
“7月为高温中暑高发月份。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户外作业人员为中暑的高发人群。”绍兴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中暑后,轻则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等,重则可表现为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脉搏增快,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损伤,并伴有惊厥、昏迷、谵妄等严重临床表现。
防中暑指引:
1、尽量避免高温天气下室外活动,出门注意防晒、降温。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5点这一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如果必须外出,多选择轻薄、宽松、浅色的衣服。做好防晒措施,如佩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等。尽可能选择阴凉处行走或活动,避免太阳直晒及体力消耗。
2、合理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多喝白开水、糖盐水,以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养成少量多次的饮水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水温不宜太烫、过冰,不宜饮用含酒精的饮料。
3、关注天气预报和高温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暑降温准备。
4、多关注老年人、儿童、孕妇、户外作业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胸闷、恶心、大量出汗、脸色苍白等中暑症状,要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环境,帮助他们降温、补水,若体温过高,则应立即送往医院。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夏若尧 视频/许文超 编辑:王慧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