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青春版”老年食堂更“吊胃口”

2025-07-03 15:15

来源:

AI食堂绝不是老年食堂的终结版,而是人工智能时代的进阶版;让科技促进服务迭代,让时尚丰富养老生活,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青春版”养老服务涌现。

“啃老族” (姚月法 画)

老年食堂吃出了大酒店的感觉,老年食堂成了年轻化的“智慧食堂”,上海虹桥社区的食堂利用智能科技助力破解社区老年人的“吃饭难”,机械臂炒菜,2000多道菜谱,涵盖八大菜系,精准控制油盐配比,均价20元左右。

老年食堂要办好着实不易,因为老人相对比较节俭,不会为了舌尖上的享受而增加开支,同时由于健康原因,对菜品的做法与油盐糖的配比更加苛刻。相比于年轻消费者,老年食堂更面临着众口难调与低端消费的困局。那么,如何破局呢?上海虹桥社区提供了一个全新思路,即打破传统思维,打造“青春版”的老年食堂,让食堂得以年轻化迭代、高质量发展。

这个老年食堂的AI炒菜系统,以2000多道菜谱解决了品种不够丰富的问题,以“数字厨房”模式节约了50%的运营成本,以“一键减免”功能让60岁以上老人安享优惠套餐,以刷脸支付让就餐更便捷,以“送餐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外卖服务……这些年轻化时尚化的服务在老年食堂毫无违和感,让老年人享受到了科技生活的福利。

老年食堂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老年群体,但并不意味着餐饮服务也要老套守旧。上海虹桥社区老年食堂的“年轻化”蜕变,充分说明了通过科技引擎为老年助餐服务注入新动能的必要性。思维一变,模式全新,出菜率提高,满意度攀升,运营成本下降,数字鸿沟消弭,敬老实惠体现,老年食堂成为老年人就餐的“白月光”。事实证明,“青春版”的老年食堂生动诠释了“年轻化”非但不会稀释“助老惠老”的本质,反而能让养老服务在创新中抵达更广阔的天地。当老年食堂配置了“科技芯”,焕发出“年轻态”,扩大了“服务圈”,无形中也为“银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AI食堂绝不是老年食堂的终结版,而是人工智能时代的进阶版,我们还能与时俱进多维度创新突破推动老年食堂的高质量发展。譬如,深化“科技适老”内涵,超越单纯的自动化操作,融合老年群体的健康大数据,开发个性化营养配餐算法,让智慧厨房成为老年人的“营养顾问”与“健康专家”;构建“社区共享厨房”,打破代际隔阂,引入健康轻食工坊,增强餐厅的社交功能,让老年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拓展朋友圈;织密“智慧助餐”网络,延伸服务触角,设置智能恒温取餐柜,让便捷热餐覆盖“最后一米”。

当然,我们不能只将智慧养老的思维局限于老年食堂,而是要从中得到启发,将AI惠老的创新理念延伸到各个养老领域,充实到各种养老场景,让科技促进服务迭代,让时尚丰富养老生活,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青春版”养老服务涌现。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钱科峰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