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沉醉绍兴:洪绶醉丹青

2025-07-03 09:52

来源:

素有“书画之乡”美誉的绍兴,在明末清初之际出现了许多书画名家,陈洪绶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陈洪绶,浙江绍兴府诸暨县枫桥陈家村(今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除了书画闻名,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自称——老渴。

在他二十七岁时,赋有《红树》诗十首,每首都有“酒”字,或是“醉”字,唯独没有“酒”字的一首诗是这样写的“老渴今年二十七,未有当筵不唱歌。但使年年如此日,随他日月去如梭。”“老渴”二字是他对自己嗜酒最形象的概括。之所以叫“老渴”,而不叫“酒仙”“酒鬼”,则表明陈洪绶对酒的依赖与喜好,没有酒就会饥渴,酒对他来说就像是水对人一般重要与必需。

《调鼎集》中写道:“天下酒甜者居多,饮之令人体中满闷,而绍兴酒之性芳香醇烈,走而不守,故嗜之者为上品,非私评也。”陈洪绶就用实际行动表达出他对绍兴酒的喜爱。

不过他虽嗜酒如命,但酒量却不怎么样,他每饮必醉,却还是爱那醇烈的深黑酿。周亮工说他:“急命素娟,或拈黄叶菜佐绍兴深黑酿,或令萧数青倚栏而歌,然不数声,辄令止。或以一手爬头垢,或以双指骚脚爪,或瞪目不语,或手持不幸口戏顽童,率无片刻定静,凡十有一日计,为予作大小横直幅四十有二。”可见他不仅酒量不大,酒品也不太好。但是酒后灵感大发,他的画确实极好。他画的仕女图,妩媚而不放浪,都是千金难求的名画。

陈洪绶虽是明末杰出的画家,但一生境遇坎坷。他年轻时曾数次赴京应试不中,后卖画积累钱财进入国子监,看清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与黑暗,终是灰心离去。

清朝建立初期,需要通过应试来选取贤能之人,有两位王姓的友人劝陈洪绶去应试,认为这是他展现自己才能的大好时机,但他却再也无心官场生活,他在诗中说“二王莫劝我为官……一双醉眼望青山。”不仅仅是看透了朝堂上的斗争,更是对明王朝的不舍:我日日饮酒作画、作诗,将我所看所想描摹下来。喝了酒可以使我暂时忘却了忧愁,醉时说不定能看见曾经繁华的明王朝,醒后会更加忧愁,但我只愿看着这壮美的江山,不愿进入官场,所以二位友人还是不要再劝我了。“腐儒无可报君仇,药草簪巾醉春秋。”他对明王朝又是留恋又是绝望,明朝覆灭后他避难绍兴云门寺,削发为僧,自称悔僧,后还俗,以卖画为生,终年55岁。

史书上虽未说明他的死因,但他的诗中却有所表露“恼我频年酒病侵,经旬不饮作书淫。”此处写明他嗜酒带给了他病痛,所以他的早逝,很有可能也是因为嗜酒。

醉眼丹青,是一代艺术家留给我们的美好。

作者: 编辑:夏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