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勾勒时代画卷

2025-07-02 14:02

来源:

本次展览,浙江省美协会员、上虞书画院理事、上虞区美协理事张炳的作品《嵇康故里》匠心独具,获学术作品提名。他的作品共由3幅连环画组成:其一展示了上虞区长塘镇的广陵村,这里植被丰富,山清水秀,人们耕读传家,英才辈出;其二点明了这里曾是三国名士嵇康的祖籍地,村子四面环山,有海拔500多米的诸葛山鹤立鸡群。如今山上仍有炼丹池、龙潭、延安寺遗迹;其三则表明,嵇康曾在此隐居,竹林会名士,弹奏出了天下闻名的《广陵散》。广陵村也因此得名。3幅连环画很好地述说了嵇康故里的由来。

来自上虞的美术老师赵志伟,凭借一组共4幅连环画作品《丝路风骨》入展。作品以国际知名敦煌学家魏泓的《丝绸之路:十二种唐朝人生》为灵感来源进行创作,通过戈壁行商、敦煌风物、西域互市、玉门晴雪等几个部分反映“丝路风骨”。“我尽量在保留写生基础的同时,融入当代的表现元素,通过画面构成与色彩表达,力求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探索独特的艺术语言。”赵志伟说。

越城区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何志刚的入展作品《那山,那水》取材于长篇报告文学《那山,那水》。这组连环画由4幅作品组成,每一张画都对应小说中的一段话,何志刚基于文字形容的画面,将文学意象转化为视觉盛宴。第一幅借文字勾勒山村初印象,层峦间错落的屋舍,似藏着乡土故事,开启对“那山那水”的探寻;第二幅是对小山村的情感思索,朴素画面里,村落依山傍水,传递出对乡村的眷恋与凝望;第三幅关注村庄变迁,小村在画中以宁静姿态,暗含发展理念转变后的新生;第四幅聚焦村庄生态之变,开阔的田野、错落的屋舍,展现出“绿水青山”带来的生机,让文字里的乡村振兴,在黑白笔触间具象成可观可感的乡村新貌,实现文学与美术的交融,让观者能够透过画面,触摸到报告文学中的乡土情怀与时代发展的温度。

“本次展览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一次文化接力。愿更多的创作者以笔墨为纽带,让连环画、插图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华彩。”绍兴市美协相关人士说。


作者: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