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桁架机械臂、智能行车的操作行云流水,伴随着有节奏的轰鸣声,一盘盘铜管在一道道工序中自动流转……在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的连铸连轧盘管车间内,自主研发的低碳智能第五代连铸连轧盘管生产线每天都会这样满负荷运转。
这条荣获中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的第五代生产线,不仅更加绿色低碳,产能更是过去的数倍。这背后,是一群党员、骨干的不断探索与实践。
海亮Logo里有一抹鲜亮的红色,那就是“党建红”。从1989年仅有6人的乡镇小作坊起步,海亮能成长为如今拥有2.6万余名员工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是沐浴着党和国家政策的阳光雨露壮大起来的”。海亮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黎红说,“听党话,跟党走”对海亮人来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坚定的信念和实践。海亮把党建工作纳入企业基本法《海亮之道》,并实施“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工作机制,全年工作谋划和发展规划、重要改革、人事安排等重大事项,都得事先征求集团党委意见。
总书记“要充分发挥党员职工的先锋模范作用,争创一流业绩”的嘱托一直深深烙在全国劳动模范冯焕锋脑海中。冯焕锋是与海亮一起成长起来的。1992年进厂之初,冯焕锋还只是一名普通操作工,对铜加工技术几乎一无所知。凭借刻苦钻研的匠人精神,他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并在集团党委成立之时第一批入了党。时至今日,党龄25年的冯焕锋已成为海亮股份研究院精密加工研究所总监,带领团队开发新产品、支持新项目。
在冯焕锋们的付出中,海亮从田间地头起步,成功迈入世界500强。20余年来,海亮坚持“党管人才”,通过组建党员先锋突击队、科技攻关队、志愿服务队等,引导党员职工在技术创新、项目推进、数智赋能等一系列攻坚任务中勇挑重担、冲锋在前。
截至目前,科技攻关队已主导完成企业多轮技术升级改造和一批数字化工厂建设,累计申请各类专利90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66项,助力企业荣获有色金属加工行业首个中国工业大奖。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我们充满信心。”海亮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海亮以铜加工起家,有色材料智造是“传家宝”,将坚持不懈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