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虚拟电厂的探索,已超越了单纯的电力保供,正逐步成为驱动能源生态优化、实现多方共赢的价值枢纽。
资源的经济价值在市场中得以体现。平湖成立了电力负荷管理中心,现阶段正在推进平湖虚拟电厂注册接入省平台参与需求响应、市场化交易。目前,平台具备4.54万千瓦削峰能力,可下调能力12.34万千瓦;储能具备3.34万千瓦填谷能力,4.04万千瓦削峰能力。
南方水泥公司通过调整生产计划“移峰填谷”,30天内减少了电费支出7.7万元,实现了“节电不减产”。作为“负荷聚合商”,平湖虚拟电厂代理众多中小用户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自2021年以来,用户参与收益较单独行动平均提高了43%。
今年,有关部门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电力安全保供决策部署,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还新增通过了虚拟电厂聚合落实电力负荷管理措施的新方式,重点引导柴发、储能等用户积极通过虚拟电厂聚合参与日前约定型需求响应,获得收益按比例分成。
更重要的是,平湖模式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2023年,嘉兴市级的虚拟电厂管理平台整合了平湖等县级资源,接入规模跃升至576.73万千瓦,实现了更大范围的“源网荷储”协同互动。这种从县域试点到市域推广的路径,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贡献了有价值的实践样本。
在能源转型与数字化浪潮的双重驱动下,虚拟电厂作为电力领域的创新模式,正逐渐成为保障电力稳定供应、推动能源绿色发展的关键力量。
作者: 编辑:夏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