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唐代诗人贺知章笔下《采莲曲》里的镜湖如此之美!李白说“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唐代诗人歌咏的镜湖在什么地方?怀着对鉴湖的向往,我们一方面在地方文献中爬梳剔抉,寻找史料;一方面进行实地踏访。
鉴湖之名始于北宋,唐代叫镜湖,之前又有庆湖、贺家湖、贺监湖、照湖、南湖、长湖、带湖等别名,别名因人、因事、因地理而俗成。鉴湖是古代江南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开凿于东汉永和五年(140),由会稽太守马臻主持修建。南宋诗人王十朋说,“越地之有鉴湖,犹如人之有肠胃”,历史上鉴湖确实滋养了绍兴,是绍兴的“母亲湖”。
鉴湖号称八百里,全盛时期总面积为二百多平方公里。以越州郡治为中心,全湖呈狭长形,分东、西两湖,范围大致覆盖今天的柯桥区、越城区、上虞区三地。唐宋以后因为出现葑田和毁湖造田,湖面缩小,水利功能逐渐丧失。
现存的鉴湖主要为西鉴湖河道式湖泊,精华部分西起湖塘西跨湖桥,东至亭山东跨湖桥,全长19.2公里,和陆游《西跨湖桥》诗“东西二十里,相望两平桥”所描述的景象刚好吻合。
清代诗人厉鹗《泛舟鉴湖》写道,“唤得乌篷新艇子,好山都在鉴湖西”,“十里湖塘,廿里壶觞”是对鉴湖风光最经典的概括,其间有三处是文人墨客留下作品最多的地方,堪称风光独绝。
一是十里湖塘。十里湖塘地处鉴湖源头,徐渭当年游览到西跨湖桥时慨叹:“岩壑迎人,到此已无尘市想;杖藜扶我,往来都作图画看。”湖塘水质清冽,是绍兴酒的最佳水源地“天下黄酒出绍兴,绍兴黄酒数湖塘”。湖中有官塘,桥堤蜿蜒相接,民居临河枕湖。青山如黛,水波浩渺,风景优美。
二是柯岩景区。坐落在柯山脚下的水域旧称南洋,是鉴湖最核心的部分,山水岩壑互衬。清代张汉《柯山八景记》:“苍崖两岸,红叶满林。天影湖光,俯仰掩映”,赞这里是“扼鉴湖之最胜”处。柯岩风景区是鉴湖的经典,南洋秋泛、五桥步月等景致如诗如画。
三是廿里壶觞。从偏门到壶觞大桥的景观带,是市政府水环境整治的成果,包括水街、马臻庙、钟堰快阁、诗廊画桥、秋水长天阁、渔耕晚唱等,自然和人文相融合无间。宋代大诗人陆游“傍水开云扃”三山故居就在壶觞的东边。
鉴湖绵延数十里,站在西跨湖桥上眺望稽山镜水,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近年来鉴湖的水环境整治使鉴湖更现秀丽风光,生态、文化、景观得到了全面提升。“稽山鉴水唐诗路,运动酷玩黄酒源。”鉴湖的旅游业态也日益丰富。鉴湖核心区现有柯岩等4个国家AAAA级景区,还有绍兴黄酒小镇湖塘片区、酷玩小镇等特色小镇。鉴湖旅游度假区的负责人表示,将努力创建绍兴文创大走廊的重要文化节点、诗路文化带建设的重要窗口,让鉴湖这个极具标识度的地名熠熠生辉。
(指导:高利华)
作者:聂庆 编辑:叶露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