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所说的心脏功能是指心脏的泵血机能。心脏通过其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将静脉回心的血液再射入动脉,从而保证身体各组织器官的血液循环。
随着年龄的增大,很多老年朋友的心脏功能会发生改变,比如心肌收缩力减退、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心排血量减少。这也导致活动能力或多或少会受到一定影响,造成有的老人不敢活动、不愿活动,这很容易导致恶性循环,使心脏功能进一步下降。研究显示,常做以下两类运动对于心脏形态结构、收缩功能及内分泌功能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低重量阻力运动
除了可以增强呼吸肌(膈肌和腹肌)的运动,减轻呼吸困难、改善生活质量、增强运动耐量之外,低重量阻力运动(如哑铃操等)还可增强四肢和躯干肌群的力量,减轻疲乏。一般每次练习12~15次为一组,每天早晚各一组,坚持锻炼3个月。
低强度有氧运动
缓慢的、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对心脏非常有益,比如慢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前至少做10分钟的热身活动,比如伸展、慢走等。运动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对于活动能力差的老人,一般开始时运动5~10分钟,休息1分钟,直到可以运动30~45分钟。然后逐渐过渡到运动15分钟,休息2分钟,总计40~60分钟,最后应达到持续活动20~40分钟。病人运动时应有人监护,以确保安全。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心功能较差者,应参与一些心脏能够承受的、力所能及的活动,但勿操之过急,避免过于激烈的运动,且时间不宜过长,最好能在医生指导下运动。如果运动过程中出现心绞痛、气短加重,或下肢浮肿等情况时,应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规律的生活习惯对心脏健康也至为重要,饮食上要注意多吃水果和蔬菜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勿暴饮暴食,宜少食多餐,尤其是晚餐别吃得过饱,以免因消化负担过重,引起心肌缺血等症状。杜绝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避免饮用刺激性的饮料,如浓茶、咖啡、汽水等也很重要。另外就是平时要多饮水,多补充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时过度用力,加重心脏负担。
(内容来源:医药养生保健报)
作者: 编辑:邹俊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