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电网客户服务中心通过合并自动识别故障区域等方法,实现了隐性问题显性解决,推动电力服务智能化升级。
作为城市运行和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电力数据具有实时性强、覆盖广泛、与生产生活高度关联等特征。然而,由于数据量大、维度复杂、用户地址描述模糊等问题,抢修资源调度效率长期受限。为破解难题,国网客服中心营销数字化运营中心启动电力数据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引入电商、物流、金融等行业的经验,构建多源异构地址智能解析平台。通过两年半的研制调试、实践运用,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辅助的高效抢修服务。
据介绍,该平台对用户提供的非结构化地址信息进行层级化拆解,自动补全行政区划、道路名称、门牌号等关键字段,并实现与系统的毫秒级匹配,数据处理效率提升94%以上。同时,采用数据最小化采集和分级分类保护机制,确保数据使用合法合规,实现用户隐私数据零外泄,为数据安全治理提供了实践探索。
(鄢雁华)
(内容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编辑:邹俊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