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位净值跌至接近“腰斩”,到快速修复并创历史新高;从横盘震荡,到突然蓄力上涨创净值新高……今年以来,许多主动权益基金正上演着业绩的“逆袭”,从备受荣宠的被动产品重重压力之中突围,走进投资者视野。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有超过180只主动权益基金(今年一季度末股票仓位超过60%,新成立基金则以合同规定股票投资比例大于60%为统计口径)单位净值创历史新高。其中,有10只产品自成立以来的净值实现翻倍式上涨。
涨幅最高的为金元顺安元启,该基金成立于2017年11月,自成立以来的涨幅超过450%。据了解,该基金是一只主要投资于小盘股的产品,一直由基金经理缪玮彬管理。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规模超过10亿元。相关公告显示,该基金自2022年8月22日至今始终处于暂停申购状态。
广发多因子、大成景恒紧随其后,前者自2016年12月成立以来的涨幅超过340%,后者自2012年6月成立以来的涨幅接近300%。从这两只基金的投资来看,主要是偏量化投资。
此外,金信智能中国2025、光大欣鑫、诺安多策略、国金量化多因子、财通新视野、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中欧红利优享等多只产品自成立以来涨幅均超过120%。除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外,其余产品均成立超过5年。
值得注意的是,谈及今年的市场行情演绎,创新药、科技、红利等成为机构认可度较高的三大方向。
景顺长城基金投研团队表示,对A股后市保持乐观,但仍需关注市场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配置上,建议以确定性为主线。一方面,能够获得稳健分红回报的红利资产仍是重要主线,尤其是在资金面受益的红利低波板块;另一方面,建议积极关注产业和政策催化较多的科技方向,以及高赔率的内需方向。(本报综合)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