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浙江高考首轮志愿填报开始!最全填报攻略送上

2025-06-29 15:57

来源:

今日

浙江省2025年高考首轮志愿填报开始

考生千万别错过填报时间

01

电脑操作,认准唯一网站

考生须在6月29日8:30—6月30日17:30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考生办事”进入高考招生志愿填报系统,仔细阅读“特别提醒”内容,根据系统页面提示进行志愿填报,确认无误后提交。

请使用电脑进行志愿填报操作,建议使用360安全浏览器(兼容模式)、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不要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操作,避免因操作系统差别、视屏小、误触屏等问题影响志愿填报。如遇下拉菜单无法显示,无法提交等问题,请尝试更换计算机、或改装其他的浏览器,以及咨询中学报名点的老师。

02

看清类别,关注兼报规则

首轮志愿填报涉及的招生类别和批次较多,请注意区分并仔细检查。在填报志愿时如出现几个志愿类别不能同时填报的情况,需要放弃或恢复某志愿类别。需注意的是,普通类提前录取一段、二段考生均在首轮填报志愿,有关考生不要错过。

首轮填报类别段(批)次

普通类第一段平行志愿填报;

艺术类校考批志愿填报;

艺术类统考批第一段平行志愿填报;

普通类提前录取院校志愿填报;

体育类提前录取院校、体育类第一段平行志愿、特招生录取院校志愿填报;

单独考试招生志愿填报;

地方专项计划招生志愿填报;

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志愿填报;

浙江警察学院三位一体招生志愿填报

志愿兼报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投档录取机会,前提是录取进程不冲突。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可兼报普通类志愿,但艺术类校考批、体育类提前录取院校与普通类提前录取院校不能兼报;艺术类统考批第一段及体育类第一段(含体育特招生)与普通类提前录取院校(不含公安院校)不能兼报。录取顺序按先艺术类、体育类后普通类的原则进行。考生若已被前面的类别录取,就不再参加后续志愿的投档录取;未被录取则不影响后续志愿的投档录取。

03

牢记密码,尽早上网填报

考生务必牢记自己的登录密码,严禁向其他人透露。填报系统的密码设置要相对复杂,长度不少于8位,且以数字和英文字母(注意区分大小写)混合组成。禁止使用统一的密码设置规则编制个人密码。正式填报志愿期间,考生若忘记密码无法登录,须到所在报名点学校或报名地招生考试机构填写申请表,批准后进行密码重置,密码重置后应登录系统修改密码。

建议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尽量提前上网填报和确定志愿。填报后如果想法有变化,在填报截止时间前,仍可登录系统进行修改,系统以填报时间结束前最后一次成功提交的志愿数据为准。

在志愿填报过程中

有哪些注意事项?

填报志愿要避开哪些误区?

投档后,有被退档的风险吗?

掌握各类志愿投档规则

我省高考招生录取分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进行。普通类分提前录取和平行录取,艺术类设校考批和统考批,体育类也有提前录取和平行录取。高考招生志愿分传统志愿和平行志愿两种,分别按不同规则投档录取。提前录取院校和艺术类校考批实行传统志愿,其余大多数实行专业平行志愿。

院校传统志愿。即以院校为单位的顺序志愿,根据“志愿优先”原则,对选报同一志愿院校的考生按院校确定的录取原则、调档比例从高分到低分投档,考生所填报的每所院校志愿各排各的队。如普通类军事、公安等有政审面试要求的院校,以及定向招生、地方属院校三位一体招生安排在提前录取,设5个院校志愿,每校不超过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不设院校服从志愿;艺术类校考批,设1个院校志愿,下设3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

传统志愿中,在同一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有先后顺序,如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等。传统志愿投档时,首先考虑第一志愿的上线考生,只有第一志愿生源不够时才会投档第二志愿的考生,第三志愿类推。

专业平行志愿。即以“高校+专业”作为一个志愿单位,在同一类同一段考生中若干具有相对平行关系的志愿,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规则,根据考生总分位次顺序检索,轮到某考生时按其所填报的志愿顺序检索,投档到符合条件的首个具体高校专业。如普通类平行录取考生每段可填报不超过80个志愿,艺术类统考批、体育类平行录取和单独考试招生,每段分别可填报不超过30个专业平行志愿。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可酌情兼报录取时间不冲突的普通类平行志愿。其中艺术类统考批考生只能选择1个科类填报,各科类志愿不能同时兼报,音乐类和表(导)演类同一科类内可兼报不同方向。

平行志愿对于高校而言没有先后之分,不管考生填在第1个还是第80个,一旦符合条件被投档到该高校专业,逻辑上均为一志愿。而对于考生来说,所填志愿有先后顺序。以普通类平行投档为例,根据考生高考总分位次从高到低依次投档,当轮到某位次考生时,按该考生所填报的1、2......80个志愿依次检索,一旦符合某个志愿条件即被投档,后续志愿同时失效。某高校专业最后一名投档考生分数即为该专业投档线。艺术类统考批、体育类专业平行志愿,其投档原则与普通类相同,根据考生文化课和专业成绩合成的综合分位次高低,按考生所填报的最多30个“高校+专业”志愿依次检索投档。

例如,甲、乙两位考生填报了同一个高校专业志愿,其中甲601分在第20个志愿填报,乙600分在第1个志愿填报。按照专业平行志愿投档规则,甲分数高先投档,乙同学分数低后投档,即“分数优先”;若甲的1—19个志愿依次检索均无法投档,第20个志愿才符合条件被投档,就是“遵循志愿”。需注意的是,专业平行志愿均实行一轮投档,即使有多个符合条件的志愿,也只投档到排在最前面的那个符合条件的志愿。

仔细查阅招生章程和数据信息

填报志愿前,考生应仔细查阅我省今年高考招生计划,研读拟报考高校招生章程,合理使用参考数据等。重点关注以下权威信息:

高校招生计划。高校今年在我省的招生计划是填报志愿、投档录取的重要依据。其纸质版图书(分普通类、艺体类和单独考试招生三册)已发至各地,考生填报志愿前可登录浙江省高校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查阅筛选和下载。一段投档录取后、二段志愿填报前,可填报的招生计划会有变化,届时我省将在上述网站系统中及时公布剩余计划,考生可登录系统查询。

高校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高校开展招生录取的法定依据。考生需确保符合高校招生章程事先公布和明确的各项报考条件,包括选考科目、体检、外语语种、单科成绩、学考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等要求,弄清具体专业志愿投档规则、办学性质、学历层次,以及学历证书、学费等情况。不符合专业报考条件的,一定要避免填报。

录取数据信息。高考招生每年考试试题、考生群体等都不一样,直接比对分数并不可取。考生位次作为投档录取的顺序依据,按全体考生高考总分(艺、体类按相应类别的综合分成绩)高低等规则排序形成,与之相对应,以往高校专业的“投档位次”可供对照参考。建议考生重点参考2024年投档与录取数据。需注意,考虑到报考、选考、招生计划等因素的变化及其影响,往年高考录取数据仅可作为参考,不可盲目使用。

分数线。考生选报志愿时,需准确理解分段划线原则,理性定位志愿,并保持合理预期。现行高考分段线以全体考生实考人数为基数划定,与传统高考按各批次招生计划划定批次线不同。因此,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不是重点线,一段线不是本科线,二段线也不是专科线。考生选择志愿要避免定位过高,建议拉大志愿层次“梯度”,做好充分保底。

了解志愿选报参考策略

高考志愿选报并非“单选题”,答案因人而异,没有统一标准。先选高校再选专业,或先选专业再选高校,或综合起来考虑都可以,考生需依据自身实际情况理性选择。这里提供一种填报策略供参考:

第一步,初步筛选。登录志愿填报系统,使用有关筛选及辅助选报功能,以自己的“考生位次”等指标对比拟报考“高校+专业”志愿往年“投档位次”等参考数据,分析预测今年投档可能性,初步选择足量备用志愿。

第二步,分析优化。结合个人专业志向、兴趣特长、未来规划等情况,考虑高校综合实力、专业特色、招生计划,以及近年投档位次变化趋势等,将备用志愿中明显不喜欢或不合适的志愿删除,优化保留一定数量的志愿。

第三步,精选排序。确定拟报志愿排序,至少保持“冲”“稳”“保”三个层次梯度,从高到低降序排列。将自己最想去但优势不大的志愿排到前面“冲一冲”,将有一定优势也较喜欢的放在中间“稳一稳”,将优势很大且能接受的志愿放在最后“保一保”。三个层次的数量可根据自身偏好确定,例如普通类80个志愿,各层次可选择20—30个高校专业志愿。

高考志愿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否。志愿选择需综合考虑个人兴趣特长、性格特征、高考成绩、体检条件、职业规划、家庭期望等因素,与自己的真实意愿相统一,适合自己的志愿才是最好的。

高考填报志愿,要避开这些误区

误区一:一门心思奔名校

这种填志愿方式是欠考虑、不可取的。“名牌”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普通高校一些专业也有特色,具有很强的实力。

误区二:只填热门专业

高校专业没有所谓“冷热”,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误区三:只凭学校(或专业)名称来选择

有些专业虽名称相同,但存在一定差异。看专业时一定要了解其内涵,如主干课程是什么,有无硕士、博士点,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居于什么位置,就业前景如何等。

误区四:认为服从调剂会吃亏

要统筹考虑。服从调剂可增加被录取机会,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的思想准备。如不服从专业调剂,则可能会失去进入该学校的机会。

误区五:照搬往年录取分数来报志愿

高校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要多分析几年的录取情况,还应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分数线对应的考生“位次”等。

误区六:不设置志愿梯度

同一批志愿校不同志愿之间拉开梯度是非常重要的。以6个院校志愿为例,志愿原则应符合冲、稳、保、垫,即要求考生合理组合志愿,以提高每个志愿的有效性。

误区七:平行志愿没有风险

无论是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还是顺序志愿投档录取,考生的退档风险主要有两个。一是考生高考成绩没有达到所报专业录取分数且不服从专业调剂;二是考生存在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规定的其他要求。

误区八:平行志愿不用考虑顺序

平行志愿在投档检索时有先后顺序,考生在充分了解相关高校近几年录取位次及位次变化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意愿合理安排志愿顺序。

误区九:只看分数不看排名

考试成绩是考生被录取的基础性因素,也是志愿填报的根本性依据。考生需在掌握自己高考分数和全省所处分数排名的基础上,结合以往年份成绩分布和录取情况,筛选能够填报的批次和学校层次、类型等。切忌只看分数不看排名。

祝每位考生都能好运加持!

(内容来源:浙考一点通)

作者: 编辑:尉立丹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