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柯桥区以“一家民营园区、一个创投基金”模式破解人才项目初创期融资困境,如今人才创投基金总规模超86亿元,12家民营人才创业园引育28家亿元以上高估值人才企业。(6月25日《绍兴日报》)。
在各地竞相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当下,“一园一基金”模式的价值,不仅在于解决资金缺口,更在于实现园区从传统“房东”向“产业投资人”的角色蜕变。这一成果印证,“一园一基金”正成为当地撬动科创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值得推广。
民营园区凭借贴近市场、决策灵活的天然优势,与创投基金专业的资本运作能力深度融合,能够加速产业资源整合,提升园区招商精准度与企业培育效率。放大“一园一基金”双轮驱动效应,需强化园区与基金的功能互补与价值共振。园区可通过租金减免、股权置换等方式吸引基金投资,并实时向基金管理人提供企业经营数据,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创投基金则以“优先投资园区企业”为前提,及时反馈行业趋势,助力园区优化招商策略。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才能真正实现“空间载体+资本赋能”的协同驱动。此外,还需为人才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支持,开发“金融助企”App等工具实现政策精准匹配,联合专业机构组建“融资顾问团”,从项目孵化到加速成长全程护航。
民营园区资金实力不足,难以独立发起大规模基金。在资金募集层面,应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政策杠杆作用,联合产业资本、社会资本共同发起基金,构建“利益绑定、风险分层、收益共享”的合作体系。同时,坚持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重,推动金融机构与担保公司深化合作,在投贷联动、供应链融资等业务上创新突破。如此,方能破解民营园区资金实力不足的难题,为“一园一基金”模式注入持续动力。
“一园一基金”模式是对政府主导产业基金的有效补充,更是推动产业升级、构建创新生态的市场化新路径。随着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这一模式有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释放更大效能,成为培育高成长性企业、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未来,需以更开放的思维、更创新的机制,持续优化“一园一基金”生态,让双轮驱动成为激活科创发展的强劲动力。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钟伟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