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来绍兴,并选择在云松村打造这个空间,都是缘分使然。”孟瑾说。2012年,在藏区当支教老师的孟瑾和苏景玉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对古琴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前往扬州拜师学艺。然而,由于当地古琴文化热度颇高,行业竞争激烈,他们所学的知识在扬州难以转化为实际价值,无法实现落地发展。
就在夫妻俩感到迷茫时,一位绍兴的朋友向他们发出了邀请,希望他们来绍兴看看。为了寻求理想与现实的契合点,孟瑾和苏景玉决定前往绍兴探寻新的机遇。
2018年的冬天,绍兴下了一场大雪。孟瑾与苏景玉在山间步道闲逛时,偶然走进了云松村,看着被雪压弯的竹林,白雪覆盖的羊肠小道,孟瑾瞬间被眼前的风景深深打动。“当时我对丈夫说,这里的风景好美,住在这里的人一定很幸福。没想到几年之后,真的在这里扎下了根。”孟瑾笑着说。
2023年初,云松村的乡村经济开始风生水起,受坡塘村党委书记罗国海邀请,夫妻俩打算在这里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开展与古琴相关的落地项目。当时上台门有几间闲置房屋,其地理位置处于云松村比较热门的地方,符合夫妻俩对文艺空间“既要宁静清幽,又具备一定人流量”的设想,两人就开始对其进行改造。从小小的竹制灯具,到整墙的壁画,都亲手完成。朋友们也时不时将自己家的老物件放入这个空间,让这里更加灵动、有生命力。今年5月初,“云松杂货铺”与“云松琴室”正式对外营业,而不远处的古琴作坊,则成为了苏景玉沉浸斫琴的小天地。
在采访过程中,不时有游客来到店内看看手工艺品,或是去二楼拨弄一下古琴。“绍兴,既有山的厚重,又有水的温柔,还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在这样的环境中,我觉得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更幸运的是,依山傍水的云松村为我们提供了制作古琴、传播古琴的文化平台。”孟瑾说。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