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春天如期而至,处处万物复苏,鸟语花香。晋代贵族、会稽内史王羲之的府邸中也显示出勃勃的生机,姹紫嫣红,流水叮咚。在一座古色古香的小亭中,王羲之与好友谢安正在品茗。他们讨论着上巳节的计划,最终决定去兰亭游玩一番,尽情地游玩赋诗。
几日后,即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节。王羲之携亲朋好友谢安、孙绰等42位全国的高官贵族一起来到了兰亭,他们举行了修禊祭祀仪式。结束后,他们在兰亭清溪旁席地而坐。王羲之敞开衣襟,靠着旁边的大石头坐下,双手散漫地垂在两边,高呼:“大家尽情喝酒,尽情作诗,痛痛快快,可好?”“好!”谢安首先应和。孙绰不甘示弱:“要是谁做不出诗来,可要好好地罚酒一杯啊!要是醉了,我们就把你们抬回去啊!”顿时,所有人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侍女已将酒杯倒满了酒。这酒由于酿造多年,再加上独特的酿酒材料,呈琥珀色(橙色),透明澄澈,而且散发着一种浓郁的馥香。觞即古代的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规则是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并饮酒。
侍女将酒杯发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觞流到了王羲之第四子王肃之前面,他拿起酒杯一饮而尽,大夸一句“好酒”。他思索片刻:“在昔暇日,味存林岭。今我斯游,神怡心静。嘉会欣时游,豁尔畅心神。吟咏曲水濑。渌波转素鳞。”“不错,不错!”接着,觞漂流到行参军徐丰之前面,举起酒杯:“我等这一杯酒可是等了好久啊!这黄酒真是名不虚传啊!”回味许久后,缓缓吟出:“俯挥素波,仰掇芳兰。尚想嘉客,希风永叹。清乡拟丝竹,班荆对绮疏。零觴飞曲津。欢然朱颜舒。”
但也有作不出诗的,他们被罚了酒。几轮过后,42位文人的脸皆微微泛红。有些文人已经醉了,满脸通红,却大喊再来几轮。不少的文人皆袒胸露乳,洒脱自然。而有的文人靠着石头呼呼大睡。最后,在这次雅集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未作出诗,各罚酒三觥。
夕阳西下,人们已沉醉许久,王羲之慢慢从恍恍惚惚中清醒过来。他晃了晃脑袋,环顾四周。文人们的诗作散落各地,随意放置。于是王羲之把各篇诗作整理起来。他借着微微的醉意,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历史的书卷已翻过一千六百多页,如今,黄酒酒香穿过兰亭的亭台楼阁、茂林修竹,诉说着那个关于曲水流觞的故事。世人在曲径通幽处驻足,仿佛看到王羲之肆意挥毫的画面。随着笔墨的挥洒,一杯酒,一种心境,世人便与王羲之一道,沉醉在历史的岁月中。
作者: 编辑:夏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