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面,家人王晓平先“吐槽”:“美兰晚上忙演出,睡得晚。我们家保留固定电话是给她‘叫早’用的,我上班早,我打过去响三声,她在微信上回我个‘ok’,我就放心了:今天不会迟到。”
一连几件,都是陈美兰“犯迷糊”的小事:到了小区门口找不到回家的路,错帮别人付了机票钱,叫错领导名字……
但是采访过程中,她处处劳心:天气热,矿泉水有没有给我们,窗帘要不要拉上点。每次说到戏,她更是一丝不苟,不容一点差错,眼睛闪闪发光。
的确,陈美兰身上有好多矛盾点。
她是个听话、温和的人,却在选择婺剧的时候瞒着家里叛逆了一次。
她活得像个“古人”:不用支付宝,日常都带着现金;记性不好,就买了很多信纸和笔,每天记录备忘……这样传统,却又在剧目创新上与时俱进。
在农村,她有两次严重的受伤:一次被对手戏演员的道具误砍到眼睛,鲜血直流;一次从台阶上踏空,造成骨裂,但是她都坚持着演完了再去医院。但在学生受伤或身体出状况时,第一个找到身为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院长的王晓平协调:给她放假休息!
我问她:为什么呢?
她也“迷糊”:就是啊,为什么呢?
包括那个广为人知,而我却最好奇的问题:在艺术巅峰时让台给20岁的年轻人,为什么呢?自己演几年再让也不迟啊?
她说:那时候我还不会说。自己那么年轻就拿这么多荣誉,就觉得不能耽误,不能耽误人,更不能耽误婺剧。
我想,艺术家总是有点个性在身上。陈美兰的心思,完完全全给了婺剧。“戏比天大”,确实是她最真实的写照。
无怪乎她的老师葛素云会将“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这样重的头衔,冠在她头上;更无怪乎,在这样的“领军”之下,婺剧从出去要先介绍“婺”字怎么写,走到今天“刚下春晚、又上村晚”,主角和龙套个个身怀绝技,艺术之花香飘海内外。
作者: 编辑:夏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