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产大飞机的“钢筋铁骨”到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尖兵利器”,素有“黑黄金”之称的碳纤维新材料,在高端制造领域中独树一帜。在绍兴柯桥,浙江精工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早在2013年便开始布局碳纤维装备研发与制造,经过多年耕耘,如今企业不仅有年产5000吨高性能碳纤维的生产线,而且已成立国家级碳纤维装备产品研发中心。
在精工科技的展厅,一卷卷看似普通的黑色纤维,却蕴含着改变制造业格局的巨大能量。这种神奇的材料虽细如发丝、轻若鸿毛,却拥有令人惊叹的物理特性:比重不足钢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7到10倍,同时还具备耐高温、抗摩擦、导热及耐腐蚀等优异性能。正是这些特性,让碳纤维在航空航天、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高端制造领域大放异彩。
瞄准科技创新赛道,精工科技一直开展自主研制工作,攻克了预氧化炉、低温碳化炉、高温碳化炉、卷绕机等关键核心装备技术系列难题,突破PAN(聚丙烯腈)纤维高纯高均匀碳化技术瓶颈。2020年,精工科技已全部实现碳纤维核心装备技术国产化,打破国外对我国高性能碳纤维装备实施的技术封锁。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承接50多条碳纤维生产线的订单,生产线销往多家碳纤维头部生产企业,并出口至韩国、越南等地,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世界领先。
今年3月,2024年浙江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名单公布。其中,由精工科技牵头的“浙江省高性能碳纤维装备及复合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成功入选,这是绍兴市唯一入选的创新中心,也是全国碳纤维领域首个集原丝、碳化、复材装备制造与制品应用于一体的全链创新中心。
据悉,“浙江省高性能碳纤维装备及复合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以碳纤维全链发展为核心,聚焦并贯穿碳纤维重点领域前沿技术与核心工艺,围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技术成果转化、标准制定、人才培育、应用推广等方面,不断推动碳纤维产业集群式发展。而精工科技作为牵头单位,将与行业分享公司在碳纤维全链装备研制过程中的实践经验、碳纤维复合材料装备及制品应用的最新技术与成果,共同探讨碳纤维产业链技术装备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今年4月,精工科技再次传来好消息,该公司重磅发布了年产5000吨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该生产线集成超过35万个精密零部件,纤维碳化速率提升至每分钟22米。与此同时,整线将实现智能化水平提升25%至35%、碳纤维成品丝每年亩产值提升58%、人力成本降低20%、吨能耗下降19.9%等核心技术指标,对于推动碳纤维行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精工科技将始终向‘绿’而行、向‘新’提质,持续探索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低成本规模化生产的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以科技新质生产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创新动能。”精工科技有关负责人说。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