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的一场2025国潮康养嘉年华暨新塍镇第八届养生药膳美食展吸引了不少居民来参加。在大家体验养生药膳、品尝美食的同时,新塍镇各级人大代表也借此机会搭起与群众的“连心桥”,在活动现场设置咨询服务台,倾听群众的心声。
近年来,新塍镇人大以代表联络站建设为着力点,持续深化“三化”“六强”“零距离”的“360”工作机制,不断丰富代表履职基层单元建设内涵和应用场景,形成了覆盖民意征集、项目实施、效果评估的实践体系,构建起民生关切与制度供给的精准对接模式。
按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原则,镇人大建立健全以1个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主干、5个联络室为分支、N个流动单元为毛细血管的体系,完成“1+5+N”线下阵地建设。
“我们深入开展代表‘亮身份’工作,将代表码、联络站码‘一亮到底’,延伸至各联络室、联络点、选区等,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络体系,实现‘1+5+N’全覆盖,让广大代表真正‘沉到底’,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人大离得近,代表在身边’。”新塍镇人大相关负责人表示。
代表“轮值驻站”,密切联系群众。人大代表联络站,是基层人大工作的主阵地,是基层单元建设的主抓手。每到周三,在新塍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内,都会开展“‘塍’心为民 相约周三”代表接待人民群众日活动。群众可以在联络站轻松的氛围下,与人大代表拉家常、谈心事,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共同商量解决身边事。面对面交流让群众与代表心贴心,2024年,新塍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接待选民活动54次,进站人数超过6300人次,收集民情民意356件,梳理意见建议78件,全部分类交办,办理答复率达100%。
经过多年风吹日晒,部分居民楼楼顶的废旧太阳能热水器,成为高空的“不定时炸弹”。在搜集到民情后,人大代表蒋红提出《关于集中清理老旧单元楼楼顶废旧太阳能热水器的建议》,区相关部门响应并进行了两次拆除行动,获得居民广泛好评。
“云上”联络与对话让代表履职全天候。新居民梅翠荣平时有问题,会通过代表二维码找到区人大代表、新塍镇虹桥社区党总支书记蒋红,把情况告诉她。今年以来,新塍镇人大共收到线上民情民意550余条,已全部分类交办处理。镇人大还实施了代表履职积分制管理办法,每季度分析代表履职数据和活跃指数,提高代表履职积极性。
为进一步拓宽民意收集渠道,当地还建起了一支人大代表选民联络员队伍,他们担任民情民意“收集员”,“充当”人大代表观察民情的“千里眼”、倾听民意的“顺风耳”,打通民情联系“最后一公里”。“与我经常保持联系的选民联络员有27人,通过他们,我能了解到更多群众关切的问题。”蒋红说。
据悉,新塍镇人大还在推动联络站与农业特色产业联系点的融合建设。今年,在新塍天福村万亩方设立农业特色产业联系点,组建1名区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负责联系点工作,1名人大主席和1名区人大代表担任召集人,3名以上产业相关代表作为驻点代表,N名四级人大代表参与联系点工作的“1+2+3+N”专业代表小组,为多元化解决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问题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新塍镇人大将进一步找准代表履职坐标、拓展基层民主渠道、放大人大监督功效,让民主实践在基层可感可知、生根开花。
作者: 编辑:夏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