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洞头进入旅游高峰期,体能训练对于海霞而言仅是基础,还需掌握扎实的应急技能,时刻准备着当好救援后备力量。
下午4时,营地开始进行一场模拟急救溺水人员的生命接力演练。演练开始,林悦怡跪在地上双手交叠,有力地按压着“溺水人员”的胸部,进行心肺复苏,再拿出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对患者进行电击除颤。电击完成后,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溺水人员’救上岸后发现神志不清、无呼吸,可能出现了心搏骤停。目前正在进行心肺复苏,已用AED除颤一次。”站在“溺水人员”一侧的黄佳宁,模拟拨打120电话,详细汇报“溺水人员”的情况以及已采取的措施。
随后,几名队员加入到抢救队伍中,轮流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至“溺水人员”恢复了自主呼吸。队员们合力将“溺水人员”平稳地转移到担架上。至此,模拟演练结束。
演练看似简短,却能让队员掌握在黄金救治时间里的急救本领。第二轮演练即将开始,林悦怡喊我一起加入学习。
“手臂要直,听我的节奏按压,1、2、3、4……”林悦怡开始指导我训练。我学着刚才急救的画面,跪在地上向“溺水人员”胸口处用力向下按了两下,却发现没有反应。“手臂垂直于后背,要用全身的力气按压。”林悦怡不断纠正我的动作,“溺水人员”的胸口这才有了回弹。我继续巩固刚才的动作,模拟仪器也稳定监测到了我按压的频率和力度。“必须足够熟练,才能在关键时刻救人一命。”
由于洞头海滩、海岛众多,偶有游客被困礁石的情况。为了能保障海上及时救援,除了掌握急救技能,女民兵还组建了海上救援队,重点围绕摩托艇操作、海上搜救等课目开展强化训练,进一步提升海上抢险救援能力。连日来,女民兵定期在海滩边巡逻,如果碰上台风天,她们还会劝阻游客。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就要以最快的速度参与救援。目前,营地内,60%以上民兵拥有摩托艇驾驶证,100%持有救护员证,形成了兼具传统战斗精神与新时代军事素养的战斗力。
如今,在平时高强度、实战化的系统训练下,新海霞们逐步成为连队主力,具备快速反应能力。除了海上救援外,还与公安、特警联建,成为了服务地方平安建设的力量,被纳进了洞头区应急机动和预备力量,承担抗台抢险、事故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确保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关键时间拉得出、顶得上。连队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国防动员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等数十项荣誉,被浙江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记集体一等功。
作者: 编辑:夏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