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沿着隧洞驱车行驶了约两公里,看到地下厂房,宛如科幻片里的“地下城”,各层通道纵横交错。
在陡峭的斜井内,我们偶遇了天台抽水蓄能电站监理部副总监郭世忠。他拎着一袋工具,里面装着钢板尺、手电筒、测温枪、漆膜测厚仪等,正在检测管道焊接质量。“在焊接缝两边约100毫米处轻轻点触,显示温度在150℃至180℃之间,即为合格。”在他的指导下,我们蹲到焊缝边,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小心翼翼地将测温枪探向接缝周边,轻触几个点位,显示温度均在合格区间内。
这些管道采用的是国内抽蓄行业首次应用的1000兆帕国产钢板及焊材,直径5.8米、重54吨,仅有50多毫米厚度,要焊接十几层,连续焊上3天。1000兆帕钢板对焊接工艺要求十分苛刻,焊接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让焊缝产生裂纹。汛期期间,山体容易渗水,我们在现场看到大型除湿机正全力运转,将环境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电站额定水头高达724米,如此高的水压,使用国内常见的800兆帕钢板就要加厚,大大增加了焊接、卷板的难度。”天台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部副主任强林林解释,“我们的1000兆帕级国产水电高强钢,是与水电装备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合作研发了一年多才制造出来的,打破了国外垄断,也形成了可推广复制到行业内的先进经验。”
穿过巨型管道,一道长达483米的斜井深不见底,这是国内在建抽蓄电站最长的单级斜井。“水流将以约每秒20米的速度冲下去,推动机组发电。”强林林说。
在机组安装现场,重达481吨的首台发电机转子与定子已经完美契合,两者间隙仅有5厘米。“我们采用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可达425兆瓦。”强林林介绍,在用电低谷时,机组将下水库的水抽至上水库储存势能;高峰时,724米落差的水流冲击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就像一个“超级充电宝”,为电网提供灵活稳定的清洁电力调节能力。
“四台机组若满负荷运行,每小时发电量可达170万度,足以满足一座中型城市的瞬时用电需求。”强林林言语中透着自豪,预计年底首台机组可投产发电,首机发电建设周期仅46个月。
作者: 编辑:夏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