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东经120度、西经60度两条经线(子午线)构建一个空间天气“监测圈”,对日地空间环境开展全天候“三维扫描”!近日,我国科学家发起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助力应对全球空间天气灾害。
“空间天气是全球性现象,应对空间天气灾害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院士介绍,发起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就是为了联合全球空间天气监测与研究力量,聚焦空间天气的物理过程和变化规律等,开展联合科学攻关。
“随着地球自转,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的观测设施可以对日地空间环境进行‘三维扫描’,形成不间断的多尺度立体成像数据,并可实现对空间天气的昼夜同时监测。”王赤说。
“今年3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通过国家验收。至此,我国建成了国际上综合实力最强的空间天气地基区域监测网络。这为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坚实基础。”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徐寄遥说。
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将至少执行11年,搭建世界科学家广泛参与和密切合作的平台,完成一个太阳活动周期以上的日地空间环境探测和研究。目前,已有36个国际组织和国外科研机构与我方签署了合作协议或确定了合作意向。
(据新华社客户端)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邹俊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