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个人摘了十来天,共摘了7000多公斤青梅,收入有1万元。我还有100多棵梅树都流转出去了,也有2000多元流转费,比往年自己摘自己卖更有赚头。”6月17日上午,在王坛镇东村村游客服务中心门口,村民温志盟与记者分享了这一喜讯。现场和他一样早早来领取青梅采摘报酬的村民有50多位,断断续续还有其他村民前来排队。
原来,6月17日是“松盛园”共富青梅采摘报酬兑现日,一大早,工作人员带着现金、点钞机、采摘登记账簿,集中为村民们发放有偿采摘共富青梅的报酬。今年年初,浙江松盛园食品有限公司与王坛镇政府签约东村青梅产业园共富项目,投资建设“松盛园共富青梅”有机种养基地,助力东村村迈向共富。4月起,“松盛园”累计流转东村村2万棵青梅树,涉及农户330余户,先期按照每棵青梅树20元的标准支付流转费用。此外,“松盛园”对梅园土壤进行有机改良,雇佣当地村民按有机绿色要求对梅园管护,在青梅采摘季时还聘请了当地162位村民参与采摘、运输。5月初开始,经过半个月的集中采摘,“松盛园”共入库青梅200多吨,按前期每公斤1.4元、后期每公斤1.6元的报酬支付给村民。
共富青梅结出的“硕果”村企共享,而以东村村为核心的踏雪寻梅共富片区也在持续发力中。今年,柯桥区提出打造14个“重点村+带动村”的特色组团,以“片区化运营”突破传统单村发展瓶颈。其中,位于王坛镇的踏雪寻梅共富片区以东村村为重点村,以全国特色青梅产业示范区为定位打造“种植—加工—文旅—品牌”全链条,以此带动周边王城村、腾豪村、丹家村、新建村、蒋相村共同发展。
据介绍,踏雪寻梅共富片区以生态农业为基础,推广富硒土壤种植技术,联合企业开发青梅酵素等高附加值产品,建立青梅中央工厂以提升年加工量,并在平水镇建立飞地共富工坊,破解青梅加工难题。片区还融合了各村优势的茶旅研学、农耕体验、有机果蔬、药食同源作物种植等业态,重点以“云端丹家”和“香雪梅海”两个品牌为核心,推动农文旅体商融合发展。此外,该片区利用闲置土地与央企合作建设光电、风电项目,积极引育青年人才、打造“舜源阿姨”零工驿站等,全域激活共富模式,在乡村振兴工作上再出发、再深化、再提升。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邹俊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