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开栏的话:在绍兴这片江南水乡中,时常孕育出一些独特的人物故事,其人有奇有趣,其事有滋有味。
钱波:我为戏痴狂
我从不少戏迷的口中听到过“钱波”这个名字。虽然是企业家、理工男,却把人生活得似一出精彩优美的戏曲;虽然是业余票友,却像专业演员般三十年一如既往痴迷,不停歇地上台演出,心心念念地希望将此生献给越剧。
台下苦练功,不疯魔不成活
初见钱波的人,都会吓一跳,年近50岁,看起来却像个90后小伙子,体重一直保持在120多斤,清秀不老的容貌画上妆容,纤长瘦削的身材穿上戏服,便是最英俊潇洒的越剧小生。
“唱越剧使人开心、年轻,我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是土生土长的嵊州长乐人,与越剧皇后筱丹桂同个村,小时候经常会无意间走到她的故居去看看……”不愧是好嗓子,我与钱波交流时,他的声音始终带着一种磁性魔力,缓缓道来自己的故事。
或许是氛围的滋润,他从小就对越剧感兴趣,五六岁上幼儿园时,中午会放一段广播,尹桂芳唱的《盘妻索妻》:“我夫有事来妻扶持,你妻有事来我夫去抵……”让他印象格外深刻,虽然听不懂内容,但他学着广播里的旋律咿咿呀呀就唱上了。
中小学时,流行听越剧磁带,一盒限量磁带要5.5元,于是他一角一角攒起来,只为收藏全套的越剧磁带。初中时,艺校来选拔好苗子,可惜那天他去迟了,与成为戏曲演员的梦想擦肩而过。
而做电动机生意的家中,或许早就为他规划好了人生。钱波大学读的也是机电专业,毕业后便接手了家里的企业。家里的亲戚总是念叨,唱越剧影响工作,让他专心做生意。但在午夜梦回时,“弃商从戏”的念头常在他心中出现,然而现实的阻力太大,他只能从繁忙的工作中尽量抽出时间。下班后去上海看戏,花3小时开车赶去,看完一场戏,第二天还要上班,于是再开车回家,到家已是凌晨两三点。
“旁人或许无法理解,但喜欢越剧真的会着迷,只要仔仔细细去听,就会陷进去。”他感叹道。高中毕业后,他在朋友们的鼓励下,开始自学越剧,直到如今已有近30年。正如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在《霸王别姬》里那般“不疯魔不成活”,他抓住每个空闲时刻勤加练习,在上下班开车途中,把自己唱的曲段录下来,来来回回与原版对比,一遍遍抠细节。
2004年,他第一次正式扮相登台,就在流动大舞台比赛中拿到了周冠军。同年,他认识了嵊州市文化馆的越剧演员裘珍媛老师。裘老师一眼相中了这个有天赋的年轻人,之后开始细致地教他越剧身段和表演。钱波脚穿七八厘米厚的厚底高靴,走圆台,甩水袖,一开始走不稳、常摔倒,磨出水泡血痕,他丝毫没有放弃的念头,终于在实践中慢慢成长起来,舞台掌控力越来越自如。
男生唱越剧常被说成“男宝贝”,因为男生学习越剧本就稀少,同时也更困难。“越剧基本以柔美为主,男生表演越剧相对来说会比较‘硬’,所以在台上既要把握好越剧的柔美,又要把握好男人的阳刚,两者要结合好才会不别扭。还有就是伴奏,女伴奏很容易找,但是男伴奏就很少,既要适合自己演唱的又要适合自己表演的,所以我经常会为自己量身定制唱腔和伴奏。”钱波说,为了获得更多经验,他还加入了网上的戏曲聊天室,与全国各地志同道合的戏迷伙伴相聚,大家互相鼓励、探讨技艺。
钱波说,这些年经历过最急、最难的一出戏是《何文秀》的汇报演出,那是两个多小时的一出大戏,角色很重,从头到尾都有出场,有些唱段中间只隔了一分钟的换衣时间。他之前从未完整唱过,但距离登台只剩一个多月。于是他先听先记先练,以最快速度学会了所有唱段,再和搭档磨合。虽然最终只和搭档彩排了一次,但靠着平日的默契,这场演出格外精彩,台下的专业评委老师纷纷竖起大拇指。他开始懂得,上台不仅要细心,还要有胆量,大大方方地表演,不要怯场。
“十生九尹”,这些年来,钱波主攻尹派,有了嵊州“小赵志刚”的美誉,对范派、陆派等其他流派亦有涉猎,曾获浙江三地戏迷“我爱唱越剧”电视综艺大赛金奖、第四届长三角越剧票友大赛十大名票、首届越剧商派艺术大赛十强称号,嵊州市越乡文化名市建设“文化人才奖”等诸多荣誉,一点一滴的努力和积累,让他成为了嵊州当地颇受欢迎的知名票友。
台上翩翩戏,让越剧“活”起来
采访钱波的当天,我得知这周正好是绍兴市首个越剧宣传周。如何将这门百年艺术发扬光大,或许也是每个爱戏人常常思考的话题。
就像今年的春节前后,钱波助推着越剧又“火”了一把——嵊州的文化古街东前街重新开放,他受邀从1月23日起在现场连演10天。表演吸引了很多省内外的游客,央视也赶来采访报道。台下看戏的人气很旺,不管冷天还是雨天,总是有满满的观众来捧场,甚至还遇到一位杭州戏迷上台献花,并激动地说:“你们演得太好了,只要是你们的演出,我场场都看。”他还跟搭档一起走到台下与观众互动、亲密交流。现在,许多嵊州人都对钱波印象深刻,吃早饭、买菜时,他经常会被店主认出来:“你就是那个‘宝哥哥’!”
戏曲与自己的人生已经密不可分,在钱波的心中,最需要尊重这份“老韵味”,他特意钻研常人学不会、最原始的越剧老腔老调,也爱收集越剧老物件。他珍藏了满满几大箱的磁带、CD、书籍等资料,还自己置办衣服、道具。这些年,他为此花了近30万元,还布置了一间专属的行头房。
在越剧中,扮相极为关键,他曾向浙江越剧团的专业老师求教,轻抹胭脂、细描眉宇,每一笔精心勾勒;眼波流转、欲说还休,唱腔宛如清泉流淌。越剧如同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雅和韵味融入其中。“服装美、唱腔美、妆容美,越剧是我生命里最浓墨重彩的篇章,希望各个年龄段的人都爱上越剧。”钱波的心愿始终如一。
越剧发展离不开传播,钱波曾跨界在嵊州电台担任过主持人,主持广播节目《越乡非常有戏》和《班门弄斧》,一场场电台连线,拉近了越剧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如今,他还常拍越剧MV、短视频,不仅为了记录自己的日常点滴,更为了传播,让更多的年轻观众了解越剧。在他的网络视频作品评论区,许多粉丝常会给他一大段的赞美和建议。他演过创新的折子戏,里面的唱腔全由自己作曲;还会去“春游”唱曲,樱花树下,一身白袍,将舞台扩展到山野之间,不断找寻着越剧新意。
几十年来,他演出达上千场,还前往上海、杭州、北京、香港等地表演。前年,他到新加坡演出,许多华侨纷纷赶来观看,还有不少外国人因此爱上越剧,争着与他合影,让他内心满满感动和自豪。他还成了文化特派员,经常下乡参加各种戏迷聚会演出,开办公益学堂,招收了40多个学生,希望越剧代代传承。
当我问到人生的感悟和追求,他用了一段唱词概括:“满坡玫瑰映日娇,香气清冽品格高。最爱它,不如雪莲性孤傲,更比牡丹少矜骄,有刺不媚俗人笑,野地开花英气豪。”他告诉我,一路学戏,不全是荣光,有过沮丧,也受到过非议,但这也是鞭策,他从未想过放弃,此生都不可能离开越剧。
我想起了《霸王别姬》中的经典台词:“说的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钱波与越剧缘定此生的相约,应该要尽情演上一辈子。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王文其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