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5月举行的世界珍珠大会上,诸暨市山下湖镇再度成为全球珍珠消费的焦点。走进该镇的华东国际珠宝城,只见展台前流光溢彩,直播间订单如潮。谁能想到,这颗温润的“小珍珠”在催生出如今百亿产值规模之前,曾经历长时间“污染的烦恼”。更有甚者,随着水体污染加剧,诸暨市一度颁发史上最严“禁养令”,珍珠养殖面积锐减。
想要破局,势必得“化浊为清”。
“禁养令”的倒逼下,当地不断探索推广“室内数字化养殖”“清水养殖”“尾水净化处理”等生态化养殖新技术、新模式,促使养殖模式从传统粗放向科技化、生态化转变。久而久之,一系列创新变革重塑了产业基因。
在浙江清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珍珠智能化养殖基地,水面上透明“塑料球”均匀排开。这是当地引入的悬浮式自动升降挂养装置,挂着的正是一个个等待“喂养”的珠蚌。工作人员只要通过电脑远程控制,就可以定时定量对珠蚌进行精准滴灌。“这种智能化、靶向式‘投喂’方式,可以从根源上解决水体污染。”企业有关负责人介绍。
曾几何时,珍珠养殖是高污染的代名词。为了提高珍珠产量,缩短养殖周期,养殖户习惯向塘里倾倒鸡粪鸭粪,致使水体富营养化严重。但如今,2500亩核心养殖区氮磷排放削减90%,水域水质已从原来的劣Ⅴ类全面提升到Ⅲ类以上,每亩养殖河蚌密度由传统养殖的1000只提高到6000只以上。
点点珠光汇聚财气。依托生态修复的政策扶持、创新科技的持续赋能,山下湖珍珠彻底告别“箩筐卖原珠”的守旧时代,正式向价值链顶端阔步前行。目前,诸暨拥有9000余家珍珠业经营主体、28000名相关行业从业者,汇集了珍珠产业创新综合服务体等7大省级科研平台,建成国家级学会服务站1个、院士工作站2家、研究机构12家,形成了集生态养殖、精深加工、创意设计、数字贸易、科技研发于一体的现代产业集群。
美丽产业带动生态共富。最近3年,山下湖镇以珍珠全链体验经济为纽带形成网红经济圈,推动村(社)美丽经济同步发展,小镇珍珠产业规模年均增长100%。2024年,珍珠小镇共接待游客超过280万人次,同比增长率高达32.79%。全镇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150万元,集体经济总收入及经营性收入均增长12%以上,村民人均收入突破7.9万元,同比增长10%。山下湖珍珠全产业链产值达500亿元。这颗曾深陷污染困境的“小珍珠”,正以科技为丝、生态为基、创新为核,串起一条熠熠生辉的“大产业”金链。
珍珠产业的蝶变也印证了一个硬道理——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从来不是对立的矛盾。当生态养殖的涓涓清流汇入创新设计的巧思、融入数字革命的浪潮,一颗颗小珍珠,终将连通通往千亿级时尚产业的璀璨之路。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