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让更多“创新种子”在绍兴开花结果

2025-06-18 07:47

来源:

国科(浙江)新材料中试基地迎来一个节点性事件——年产110吨高端聚烯烃弹性体催化剂及中间体创新研发产业基地项目近日在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开工。这是基地运营3年来成功孵化并实现产业化落地的首个项目,不仅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也探索出一条从实验室到产业园的创新转化路径,具有启示意义。(6月13日《绍兴日报》)

过去,由于高端创新资源有限,绍兴往往从沪深等地引进科创项目。近年来,绍兴持续深化建设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改革,加快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创新格局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去年,全市国家引才计划入选数居全省第一。近两年落户绍兴的高校异地研究院达到35个,数字是过去10年的总和。创新要素加速集聚,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需要转化,但比起庞大的转化需求,包括中试基地在内的专业孵化器方面,绍兴尚有不小的缺口。

如何让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让更多“创新种子”在绍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上虞中试基地的创新实践值得各地借鉴。

依托绿色化工材料产业基础,上虞将中试基地嵌入产业体系,为企业科研项目提供技术咨询、人才培训、市场对接、安全认证、金融支持等一揽子服务,大幅节约研发成本。在此基础上,中试基地与经开区联合制定《中试项目全周期管理办法》,构建系统化的成果转化机制,让更多企业敢创新、能创新。上虞中试基地自投运以来,吸引全国各地新材料项目纷至沓来,目前已签约落地项目17个,排队入驻企业30余个。这一模式可推广到全市重点产业领域,在越城区建设集成电路中试平台,在新昌县建设人工智能中试基地,等等,为不同产业量身定制转化通道。

当前区域竞争已进入创新生态深度较量的新阶段。杭州“六小龙”的崛起证明,孵化平台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绍兴拥有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和日益丰厚的创新要素资源。进一步推动成果转化,搭建更多有用有效的中试基地,需要打破“条块分割”,促进三方协同:高校密切对接产业需求,政府建立专项服务机制,企业提前介入研发,形成更大合力。

上虞中试基地产业化项目的示范效应表明,一个优质项目可以带动整个产业链集聚发展。这也印证了中试平台对产业集群培育的“催化剂”作用。借鉴复制“上虞经验”,因地制宜建设中试平台,推动创新要素实现高效配置,涵养更多“创新种子”在绍兴开花结果,形成更茂密的“产业森林”,相信绍兴在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中必将赢得主动。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群 言 编辑:谢媛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