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无小事,防微杜渐是关键。今年以来,滨海新区产业保障局在新区安委会统筹部署下,通过构建责任体系、强化风险管控、推进隐患整治等举措,全力筑牢城市运行安全屏障,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健全责任体系是安全工作的“压舱石”。滨海新区产业保障局充分发挥城市运行安全专委办统筹调度作用,创新构建“1+4+N”责任机制,明确主要领导负总责、4个属地街道包片管理、多部门及企业协同落实的三级架构。滨海新区产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已召开3次城市运行安全专委办调度会议,联合开展23次安全生产大检查,159人次深入一线排查隐患,确保责任传导“零盲区”。
针对燃气安全领域风险,滨海新区产业保障局制定《城镇燃气用户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城市燃气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等6份专项文件,并建立瓶装燃气统一配送、金属软管更换、应急响应等机制。在城镇燃气安全“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中,新区累计开展现场检查1179次,整改隐患81处,完成11.53万户居民燃气金属软管更换,实现辖区全覆盖。同时,通过专题培训、媒体宣传、入户指导等方式,提升群众安全用气意识,并建立诉求快速处置通道,确保民生问题“件件有回音”。
市政设施精细化治理同样亮点突出。随着滨海新区市政绿化管养提质行动的推进,桥梁、道路、绿化等领域的隐患被逐一消除。今年以来,24处桥下空间完成综合整治,2万平方米破损路面修复如新,270余个雨水窨井盖更换加固,排水管网全面疏通。在绿化养护方面,滨海新区产业保障局建立24小时应急修剪机制,及时排查行道树状况,加固危树,第一时间处置倒伏树木,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此外在重点领域,滨海新区持续加强监管。在烟花爆竹“双禁”工作中,滨海新区排查农村自建房、空置院落等场所,消除隐患9处,查处违规案件7起。在防汛关键期,建立“队伍、风险、物资”三本台账,储备排水泵、发电机、防雨护具、沙袋等应急装备,开展防汛检查6次,覆盖点位376个,整改隐患26处,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安全度汛。
安全是发展的基础,更是民生福祉的底线。滨海新区产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完善长效监管机制,以更实举措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作者: 编辑:邵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