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
“文化体验”的大门
能否开得更大些
忻文
到张桂铭艺术馆去体验年味拓印画、与“陆游”即兴对诗;到绍兴图书馆去学习刻印章、绘团扇……到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去参与各类文化体验活动,正在成为时下不少人的又一个精神追求亮点,不过,这类文化体验活动常常人满受限,一票难求。
人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后,就会向往精神需求,这是人类需求的基本规律。今天的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奋斗,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普遍达到小康或富裕水平,而越城区群众的生活水平状况更是有目共睹,他们对更高层次精神生活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文化体验参与者队伍不断扩大、积极性不断高涨就是一个明证。
过去基本上处于静态开放的各种文化场馆,如果坚持原来一贯的程式而不变,已很难满足群众高品质的文化需要和追求了。如何进一步跟上时代的步伐,把准群众的脉搏,提供更多更适合群众需求的陈列、展览、参与、体验内容,是从事文化场馆工作的人们正在思考的一道考题。所幸的是,越城的一些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走在了前列,他们想群众所想,不断推出一些切合群众需要的文化体验活动,深受大家欢迎。
现在的问题是,文化体验已经成为当下群众的热门追求,入场券一票难求,长此以往就会令抢不到票的人,尤其是不谙网上抢票的老人们心寒,久之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解决的办法就是将文化体验的门开得大一些,尽量满足群众的参与要求。文化体验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个组成部分,民有所求,必有所应。如何将文化体验大门开大些,这又是一道为民服务的试题,我们应该努力去解答,交出让大家满意的答案。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