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沪浙携手,共绘青山碧水新画卷

2025-06-17 11:49

来源:

晨光穿透薄雾,绍兴新昌县东茗乡倒脱靴的丹霞奇峰与韩妃江的翡翠流水之间,跃动着红蓝相间的身影。上海游侠客的40余名志愿者与东茗乡干部、白岩村两委成员并肩前行,垃圾钳叩击山石的清脆声响,奏响了长三角跨区域环保协奏曲的第一乐章。当150斤隐匿于溪涧崖壁的垃圾被逐一清出,这条野趣天成的徒步环线终于展露纯粹笑颜。

一、政民共治:破解非景区治理困局的创新实践  

面对倒脱靴-韩妃江环线长期存在的环境治理真空,东茗乡人民政府以破题决心打出组合拳:统筹部署清洁行动方案,白岩村两委干部全程参与路线勘测与安全保障,更开放村委场地作为物资补给站。“这些藏在深山的污染源,正是乡村振兴要攻克的‘盲点’。”乡环保负责人现场督导时强调。当上海志愿者专业的户外技能与当地干部的地形知识深度融合,岩缝中的泡面桶、悬崖下的塑料瓶被精准“狙击”——社会力量与行政力量的双向奔赴,让非景区治理有了全新范式。

二、150斤的绿色答卷:青年担当与基层坚守的交响  

在近乎垂直的陡坡上,白岩村书记吕少伟腰系安全绳探身捡拾崖壁垃圾;上海白领阿乐跪在溪石间仔细分拣可回收物。40余人的混编队伍挥汗如雨,连遗落二十年的农药瓶都被从深涧打捞。当150斤垃圾在村口环保站过磅,沾满泥土的荣誉证书被郑重授予每位参与者。“这些‘山野疤痕’的消除,见证着当代青年与基层干部共同的生态信仰。”游侠客领队举起装满烟蒂的收集罐,阳光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泽。

三、跨域守护:打造永续生态的绿色引擎  

东茗乡特别设立“沪浙环保共建展示墙”,将此次行动纳入乡村生态治理典型案例。白岩村顺势推出“认养古道”计划,邀请城市团队结对守护山水。“我们清理的是垃圾,播种的是文明。”乡长在垃圾转运车前感慨。随着更多社会力量通过游侠客平台加入,一条政府搭台、群众主演、跨域联动的环保新路径已然清晰——每袋带出大山的垃圾,都在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下生动注脚。

夕阳为韩妃江披上金纱时,满载垃圾的转运车驶向环保处理站。上海志愿者与当地干部击掌相庆的剪影,被永久定格在东茗乡生态文明馆的影像墙上。(通讯员:张冯、黄建平)









作者: 编辑:尉立丹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