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运河水流至今日,润泽着千年古镇斗门。斗门曾为舟楫云集的商贸重镇,今成绍兴滨海新区动能澎湃的活力高地。当古老运河的文脉与现代商贸的浪潮在此碰撞,一首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活力的商贸“焕新曲”,在青石板巷与繁华商圈间奏响。
古韵新潮
激活消费“全场景”
初夏的斗门古镇,青石板路泛着温润光泽,浙东运河畔荷花初绽。这座拥有1200多年历史的古镇,位于钱塘江、曹娥江、钱清江交汇处,曾是绍兴北部农副产品的集散枢纽,如今正带着千年文脉“破圈而出”。
斗门航拍图。 通讯员 骆海淼 摄
“自去年‘斗转星移’场景设计国际竞赛后,每逢周末,总能看到年轻人来打卡。”古镇商户王大姐笑容满面地擦拭柜台,言语间满是自豪,“大家都说,这儿既有老底子的韵味,又有新潮的时尚味。”每逢重要节假日,古镇成为传统与潮流共生的热门地标,千年商埠的烟火气,如磁石般吸引着年轻消费者纷至沓来。
古镇古韵令人流连忘返,古镇之外的现代商贸业则涌动着蓬勃活力。2025滨海新区春季汽车博览会的亮眼数据,印证了车城的超高热度——博览会期间直接拉动新车消费额1.6亿元,尽显现代商贸业的强劲动能。
暮色渐浓,世纪街商圈的“夜经济”渐入高潮。前不久,斗门奇思妙想YEAH活动通过“夜集、夜游、夜创、夜宴”四大特色板块,将文化体验、创意消费与无门槛消费券福利巧妙融合,成功激活夜间消费的“一池春水”。“原以为淡季生意会冷清,没想到活动一办,店里客流明显看涨。”世纪街的一位商户说。
从古韵悠长的“文旅消费”,到活力四射的“汽车大宗消费”,再到创新多元的“新业态消费”,斗门街道巧妙串联古镇文脉、车城产业与商圈活力,进一步丰富夜间消费业态,持续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大步迈进。
项目加持
筑牢商贸“新底盘”
在寺东街西侧、斗门商贸产业升级的标杆项目——“九娅时尚创意中心项目”工地,桩机轰鸣中建设者正在勾勒着“内外贸一体化”的蓝图。浙江九娅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斥资3亿元,在这里打造绍兴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服装产业综合体。项目负责人指着规划图说,“4.3万平方米空间里,设计与研发中心、打样中心、服装综合展示中心、信息中心、直播展示间、高端流水展示线一应俱全,未来可实现‘设计研发—直播孵化—品牌展示’全链条闭环,让斗门的本土服装品牌产品走向世界。”
近日在未来车城三号地块,绍兴市光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改建项目建设已进入尾声,正在等待验收。这块曾作为江淮汽车4S店维修车间的土地,经历“腾笼换鸟”的蜕变后,将以商用车销售服务中心的面貌全新展现。项目负责人介绍:“该中心计划引入多家国内外知名新能源商用汽车品牌,还将配套电池服务中心、储能充电设施、主题咖啡厅等功能区。未来,消费者不仅能在此看车买车,还能体验充电、文化交流等服务。”
项目建设“加速跑”,配套服务“织密网”。当前,未来车城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在紧张筹备,“未来商户办业务不用多头跑,车友充电休息有地方,矛盾调解也能在‘家门口’解决。”斗门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整合市场监管、司法、金融等多方资源,在服务中心设置多种功能分区,为商户、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从项目建设到配套服务,斗门街道的“商贸底盘”正通过精准落子不断加固:今年1至4月份,斗门街道27个重点产业项目已完成投资10.54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43.9%。斗门的商贸图景正从“单点突破”迈向“集群共生”,一个产城人文融合、内外贸联动的商贸新生态,正以项目为笔、绘就坚实底色。
主体跃升
迸发市场“新活力”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车城的比亚迪4S店,见展厅内人流不断,销售顾问正热情地向顾客介绍新款新能源车型。绍兴迪之远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指着后台数据:“企业‘规下升规上’后,销售额同比有所增长,这离不开斗门街道的‘细心培育’——斗门街道工作人员帮我们梳理政策红利,对接滨海新区展会资源,帮助我们拓展客源。”像这样的“成长故事”,在斗门并非个例。今年以来,8家商贸企业实现“规下升规上”,9家企业竞逐省优质中小企业,市场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拔节发展。
在新兴企业茁壮成长的同时,传统产业也在时代浪潮中创新转型。浙江巴鲁特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另辟蹊径,通过发展工业旅游提升品牌影响力,成功获评浙江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其7000平方米的新零售中心,巧妙融合纺织博物馆、数字化车间和新零售工厂店,为市民带来“研学+购物”的一站式独特体验。同样位于汤公路的老牌羽绒服企业“金诺服饰”,凭借自创品牌“GLAMGAEA观潮”打造近千平方米的潮流买手店,将时尚购物、咖啡休闲与网红打卡功能融于一体,并借助“抖音6·18”等热门活动集聚人气,迅速成为消费新热点。
事实上,斗门街道市场主体的蓬勃生长并非偶然,而是“梯度培育+政策赋能”发展理念共同作用的成果。斗门街道建立企业梯队培育库,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清单”:对中小微企业提供财税辅导、管理培训等靶向式服务;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街道领导挂联制,定期进行走访,多渠道加强与企业的链接。“政策暖心、服务贴心、发展安心”,已成为众多商贸企业扎根斗门的坚定理由。
此外,“斗门商贸”还积极“出海”破局。依托未来车城与二手车交易市场,抢抓出口试点机遇,推动企业获得二手车出口资质;在传统产业领域,引导企业加大数字化设备投入,推动车间智能化改造。“我们通过打造数字化智能生产车间,成功将传统‘制衣链’升级为‘智衣链’,目前订单出货周期可控制在15天内,这让企业在应对全球快单时游刃有余。”“巴鲁特”董事长吕勇感慨道。
从古镇文旅融合实现破圈传播,到产业项目加速升级筑牢发展根基,再到企业扬帆出海开拓国际市场,斗门街道正以市场主体为“细胞”、以项目建设为“筋骨”、以营商环境为“血脉”,在古今交融中书写斗门商贸服务业的“生长传奇”,绘出愈发璀璨的商贸新图景。
编后
千年古镇,斗转星移。斗门街道正谱写着三维融合的“焕新曲”:以历史场景托底、现代产业立柱、创新机制赋能。历史人文与人间烟火交融,古韵古风与现代时尚碰撞,数字商贸业与汽车产业联动——多种元素的深度互融,绘出一幅斗门繁华盛景。
场景在叠加,传统与现代时空在交融,产业在更新,文化在赋能。斗门的“拔节密码”,归根结底是精心编织的一张商贸服务业发展的“全场景”网络:古为今用,以文兴商,让千年商脉可触可感;延伸产业链,拉长消费链,令老街内外昼夜不息;驱动新业态,加速新迭代,激发时尚与工业消费的新动能。
斗门的实践开辟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新路径。这里摒弃了简单的商业移植,拒绝了粗暴的破旧立新,而是精准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因地制宜,精心布局,打出了一副融合创新的好牌,其经验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推广价值。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陈嘉琦 编辑:尉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