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三国演义》里,赤壁之战中大败的曹操,见到了在关卡上等着他的关公。曹操走过去,问了一声:“将军,别来无恙?”结果,正是这句话提醒了、激活了曹操和关羽的私交,关羽就放行了。
“别来无恙”这4个字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效果呢?能不能换成别的语言呢?
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里,魏国臣子须贾伤害过范雎,范雎逃到秦国,化名张禄,成为了宰相。两人再次相见,须贾同样用了一句:“范叔固无恙乎?”来开场。
这句话的力量在于:第一,它提醒你的是“别来”两个字,我们已经很久没见了,说明我们原来曾经在一起,曾经有过友谊;第二,它说明时间过去了,事情有了很大的变化。
而且这句话没法翻译,按现在的白话,就是“怎么样,最近有什么变化?”或者是“怎么样,您最近得病了没有?”这都不像个话。如果曹操一见关羽就问:“最近上医院看急诊了吗?”估计关羽一招过去就把曹操首级砍下来了。翻成英语也不行,“Are you ok?”脑袋会掉得更快。
所以语言就这么奇怪,语言是符号,但又不止于符号。我经常说,任意一句话,至少有15种表达方式。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孔子的一句话。听上去这话太简单了,却道出了人生中一个非常核心的体会,就是对时间逝去的感叹。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则会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分钟的水和下一分钟的水已经不是一回事了。
孔子实际上在提醒他的弟子,要好好做人,好好做事,要提高自己,因为时间不等人啊。所以最普通的话常常又是最哲学的话。
作者: 编辑:夏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