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近一年的爱心家教,我和星星(化名)一起成长,这是一段双向奔赴的旅程。”绍兴文理学院科学教育(师范)专业2024级学生伍喜慧说。自去年10月初与星星结对以来,伍喜慧已上门提供爱心家教20次。她还以“爱心寄语”的形式,把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优点、不足和鼓励祝福记录下来,这20份寄语见证了双方一起成长的点滴。
“今天你写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把拼音都写对了。你执着的学习态度,让老师很感动,希望你继续保持这种状态。”“从最开始认识数字,到轻松流利地数出0到100,足够说明你是学习能力很强的孩子。只要持之以恒,你小小的烦恼,并不会是成长道路上的障碍,你一定会成功的。”“你今天上课不在状态,有点不够认真,没有之前专心致志,老师有点生气。希望是因为咳嗽影响了你,下节课加油。”
这些是摘自“爱心寄语”上的部分文字。伍喜慧说,星星读小学一年级,是一名存在语言障碍的孩子,吐字有些不清楚。刚结对时,她有些忐忑不安,一方面自己并没有家教经验;另一方面跟特殊孩子接触,担心语言和行为不当给对方造成伤害。
在正式授课之前,伍喜慧说在网上做了些功课,得知和语言障碍的孩子相处,重在多交流。于是,她最后选择了上门家教,这样可以跟星星多一些互动。同时,她还提前学习了一些交流技巧,以便更好地跟星星互动。“伍老师有热心有耐心,她不厌其烦地辅导,让星星各方面进步明显。比如吐字更清晰,语言表达更流畅,学习态度更端正,待人也更有礼貌了。”星星的妈妈严女士说。
星星的进步,让伍喜慧很欣慰,其实她自己也在成长。伍喜慧是湖南人,因对绍兴历史文化感兴趣,高考时填报了绍兴文理学院纺织工程专业,起初的梦想是做名纺织技术人员。但这场爱心家教,改变了她的职业规划。“我的努力,给星星成长带来了帮助,她也给了我动力,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意义。目前,我已顺利转到科学教育(师范)专业,希望以后成为一名小学科学老师。”伍喜慧说。
在这场爱心家教中有所收获的并不只有伍喜慧。去年10月,绍兴文理学院英语师范专业2024级学生朱思潼结对了正读小学二年级的朵朵(化名)。朵朵的妈妈患有听力残疾,但小女孩身体健康,且活泼开朗。“由于朵朵家在皋埠街道,离我们学校较远,我和她就在线上开展趣味英语爱心教学。”朱思潼说。
长期的一对一教学,朱思潼说这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还是一场共同成长之旅。她在爱心家教手册里,记录了朵朵和自己的成长:朵朵学习态度更认真了,课堂上不再调皮捣蛋,规规矩矩上课;更懂得妈妈的不易,懂得用体谅的拥抱代替急躁的话语。当然,她自己对教师职业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教师不只是在课堂上单一地输出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品格的塑造,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善良与坚韧的种子。
记者从越城区残联了解到,有些残疾人文化程度相对偏低,自己辅导子女学习有困难;同时残疾人家庭的治疗、经济压力相对较大,请家教老师力不从心。基于这些情况,从2009年开始,他们跟绍兴文理学院合作,向残疾人家庭推出“爱心家教”服务,至今已经坚持了16年,惠及300多户残疾人家庭。通过爱心家教,不但提高了特殊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也让大学生们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