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半,绍兴马山街道豆姜村村口的临时板房已飘出淡淡的消毒水味。三十多平方米的诊室里,孙莹莹医生的白大褂扫过斑驳墙面上成排的锦旗,最鲜艳的那面绣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一面面锦旗的背后,是孙医生像亲人一样对待病人的真实写照。
2018年1月孙医生分配到豆姜社区卫生服务站,发现村里来看病的主要是老年人,他们的医疗保健意识与就诊能力严重不足,孙医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多年的摸索与积累,找出了一套多管齐下的管理方法。平时利用门诊就诊时间,多沟通,多交流,多宣教,定期下村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利用网络宣传,电话随访,上门访视等一系列方式与村民们打成一片。几年下来,孙医生目前在管的健康档案有5573份,其中老年人1137人,高血压515人,糖尿病145人,高血压糖尿病高危856人,精神疾患29人,血脂异常管理32人。5573份健康档案中记录着村民谢大伯从"倔老头"到"控糖标兵"的蜕变。老年人有个特点:固执,不听劝,村民谢大伯就是如此,他有高血压、高血糖,因为没有任何不适,一直没有改变生活方式,也不愿服药,每天吃吃喝喝,自认很舒服。孙医生在门诊检查中发现这个问题后,时常催他来检测,时不时跟他讲血糖血压控制不佳的隐患,经过潜移默化的宣教,谢大伯终于去医院彻底检查了,确诊后打上了胰岛素,也开始控制饮食,开始运动,目前情况良好,每次要去上级医院复查时,他总是来孙医生这里门诊预约,每次就诊回来也总是第一时间告知结果。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是很多来豆姜社区卫生服务站看病村民的真实感受。这几年,经过孙医生就诊而转诊手术的案例不胜枚举,心脏支架,射频消融,阑尾手术等等,很多村民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得到及时处理,恢复很好,提高了生活质量。去年年底孙医生还发现一例“腮腺混合瘤”,由于发现的及时,去浙一医院只做了切除,没有伤及面神经,也没有放化疗,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为了做好村民们的家庭医生,孙医生特意给辖区的每个村都建起了微信群,把有微信的村民拉进群,在群里分享各种医学知识,发布体检等通知,像一个大家庭,有事大家相互通告。社区医生是一个很普通的岗位,在平凡的岗位上孙医生却用自己的真心真情给村民们送去了阳光与温暖。
作者: 编辑:周琦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