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
加沙遭遇冲突以来最糟糕灾难性局面
新华社专电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斯特凡纳·迪雅里克5月30日说,加沙地带正遭遇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最糟糕的灾难性局面”。
迪雅里克5月30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获准进入加沙地带的援助物资仅起到“很小、很小的作用”。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发言人延斯·莱克当天同样警告,加沙地带“所有人面临饥荒风险”,这一地区已成为“全球最饥饿的地方”。
今年3月,以色列重新封锁加沙地带并恢复大规模军事行动,导致当地民众严重缺乏基本生活物资,面临饥荒。在国际舆论压力下,上周起以方允许少量援助物资进入加沙。联合国方面指责以方在放行援助物资方面层层设限,比如不准援助机构运送即食食品,物资还需通过以方复杂繁琐的检查流程。
即便援助物资运入,也可能难以送达巴勒斯坦民众手中。据联合国方面介绍,5月29日,有65辆卡车通过加沙南部与以色列接壤的凯雷姆沙洛姆口岸进入加沙地带,其中60辆因以军密集军事行动而不得不返回,其余5辆卡车最终将医疗物资运抵加沙一家战地医院的仓库。然而,那座仓库随后遭到武装人员洗劫,大量医疗设备、补给品、药品和用于治疗营养不良儿童的营养补充剂遭劫掠。
迪雅里克5月30日强调,洗劫医院仓库的人员与前两天抢夺食品的巴勒斯坦饥民十分不同,是“有组织行动的武装人员”。
雪上加霜的是,以色列和美国支持的私营援助机构“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运作混乱不堪。加沙居民谢哈达·希贾齐说,他5月29日前往“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设在加沙地带南部的一处物资分发中心,不仅没抢到物资,反而经历了“惊魂15分钟”。他回忆道,分发中心围栏打开后,人们争先恐后地冲向放在地上的物资。以色列士兵开枪示警后,民众又惊慌逃离。
按照美联社说法,自“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本周早些时候宣布开始运作以来,这一机构设在加沙多地的分发中心陷入混乱。另据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5月27日发布的声明,以军在物资分发中心附近打死多名巴勒斯坦人,并导致数十人受伤。
根据“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的运作机制,以色列负责提出援助物资分配方案,私营企业负责执行,私营承包商提供安保。遭人诟病的是,该方案将联合国机构以及在巴勒斯坦已工作数十年的援助机构排除在外。
(内容来源:新华社)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