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绍兴滨海新区马山街道妇联联合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及尚巷村,在尚巷村文化礼堂开展“腕间国风 以礼传情”国潮手链制作主题活动,吸引村内30名妇女参与。
活动邀请了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老师。老师讲解国潮手链的款式设计、色彩搭配及编织技巧,并以中国结、盘长结等为例,示范基础编织手法与收尾打结要领,分享现代审美融入传统工艺的创意心得。
在实操环节,村民们领取丝线、玉珠、流苏等材料进行分组创作。大家或低头专注编织,或互相交流心得。不一会,一条条融合缠花、流苏、平安扣等元素的国潮手链便制作完成。
此次活动是马山街道积极构建“妇联+村社”基层文化服务网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马山街道妇联以基层文化需求为导向,秉持“常规服务筑基础、特色服务创品牌”理念,充分整合村社资源,推出众多精彩的文化惠民活动。在文化课程方面,不仅有童谣国学、书法入门、曲艺学堂等地方特色课程,还开展茶艺教学、非遗剪纸、面塑体验等实践活动。同时,链接“妇女儿童驿站”、“妇女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阵地资源,开设“巾帼成长学堂”,推出主题讲座、读书沙龙以及技能培训、素养提升等课程,为广大女性搭建提升能力素质与生活品质的交流平台。
在儿童友好环境建设上,马山街道妇联同样不遗余力。临近“六一”儿童节,一场“小丑嗨翻天 欢乐气球派”活动在马山街道妇女儿童驿站欢乐上演。滑稽逗趣的小丑带着五彩气球和有趣的道具为孩子们带来气球魔术秀,现场欢声笑语不断。“我们每月都会定期为妇女儿童、中老年人开展非遗体验、科普宣传、亲子教育等主题文化活动,多举措为辖区居民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马山街道妇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从国潮手作到亲子互动,马山街道通过“妇联牵头、村社落地、群众参与”模式,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年龄段的基层文化服务网。“文化服务的关键在于贴近需求、可持续、有温度。”马山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妇联+村社”基层文化服务协作机制,挖掘更多本土文化资源,不断提升基层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让更多文化“春雨”滋润群众心田。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张 柯 编辑:尉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