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让乌篷船“划”得更远

2025-05-29 09:20

来源:

由于越城水上航线的火热,报考乌篷船船工证的年轻人正越来越多。但有了人,如何更好发挥其作用,也给有关部门留了一考题。

年轻人愿意考证,说明他们对这一传统技艺感兴趣,但能否长期留下来从事这一行业,仍需考量收入、职业前景等因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要提升职业吸引力。东湖景区年薪10万招聘船工的尝试值得肯定,但只有较高的薪酬是不够的,还需构建更完善的保障体系。针对薪资低、缺社保等导致的高流失率,乌篷船行业不妨建立“基本工资+绩效+社保”的薪酬结构,并配套住房补贴等福利。这方面,可借鉴非遗传承人等激励制度,对掌握核心技艺的船工给予相应补贴,让年轻人看到职业价值。

拓展职业发展空间也是一个重点。00后船工通过汉服划船、短视频传播等创新方式为行业注入活力,景区应搭建更大舞台,比如设立文化创意基金,支持年轻船工开发非遗体验项目,鼓励他们结合古城历史、名人故事,为游客提供更具深度的讲解服务。可学习苏州评弹学校的“现代学徒制”,构建一个完善的船工技艺传承体系,让年轻人既学划船技巧,也掌握文化讲解、活动策划等复合技能,并且建立“船工-培训师-管理人员”晋升通道。

政策支持与行业规范同样重要。海事部门的培训和考证制度,为船工队伍的专业化奠定了基础,但后续还需行业协会、文旅企业共同完善职业体系。例如,东湖景区设立的“星级船工”评定机制,与薪酬挂钩,提升了船工的专业性和积极性;推动乌篷船旅游标准化服务,提升行业整体形象,增强社会对船工职业的认可度;鼓励校企合作,培养更多兼具划船技能和文化素养的专业人才。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吴可蒙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