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夜读】如果孩子有这5种表现,说明Ta被你养得很自信

2025-05-27 22:10

来源:

孩子的自信不仅是天生的特质,更是父母用正确的方式“养”出来的。自信能够给孩子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助力他们勇敢追逐梦想。

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真的自信?其实很简单,看看这5个方面就知道了!

01 在冲突中展现“温和的坚定”‍‍‍‍‍‍‍‍‍‍‍‍‍‍

自信的孩子,面对意见的碰撞,能展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温和的坚定”。他们不会在冲突面前选择沉默退让,也不会用强硬的态度压制他人,而是用平静的语气,冷静而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立场。

比如,当孩子与朋友产生分歧,或与父母意见不合时,可能会这样说:“我明白你的想法是这样的,但从我的角度来看,这样做可能更合适,因为......”这种表达方式,既维护了自己的观点,又充分尊重了对方的感受。

这种“温和的坚定”背后,折射出孩子满满的安全感。他们有足够的底气去维护真实的自我,同时又具备出色的情绪管理能力,这正是内在自信与成熟的表现。

02 面对质疑,不急于自证‍‍‍‍‍‍‍‍‍‍‍‍‍‍‍‍

自信的孩子,拥有强大的内核。当面对质疑或比较时,他们不会急于辩解,而是展现出一种“不急于自证”的从容姿态。

比如,当别人带着怀疑的口吻说:“这个你肯定不会做吧?”自信的孩子可能只是轻松地回应一句:“也许吧,我可以试试看。”或者,他们可能选择不予理会,只是默默地专注于手头的事情,用行动来证明自己。

这种“不急于自证”的淡定,源于孩子已经建立起稳定的自我价值体系。他们不需要依赖外部的赞扬来确认自己的能力,而是能够依靠内在的标准来评估自己。这种由内而外的自信,让他们在面对外界评价时,更加从容不迫。

03 能够对批评进行“过滤”‍‍‍‍‍‍‍‍‍‍‍‍‍‍

成长过程中,批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自信的孩子不会因为一句批评就全盘否定自己,而是能够对批评进行“过滤”。

当听到批评的声音时,他们不会陷入自我否定的情绪漩涡,而是会冷静地思考:“这个批评有道理吗?哪些部分是值得我改进的?哪些部分可能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经过思考后,他们可能会这样回应:“你说的这点我承认,确实可以做得更好,我会注意改进的。但是关于另一部分可能有些误会,当时的情况是......”

这种“过滤”批评的能力,体现了孩子清晰的自我认知。他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轻易动摇对自身价值的肯定,而是有选择地吸收有益的建议,不断完善自我,变得更加优秀。

04 在兴趣上展现“非功利”的坚持‍‍‍‍‍‍‍‍‍‍‍‍‍‍

真正的兴趣,往往源于内心深处的热爱。自信的孩子在兴趣爱好方面,能够展现出一种“非功利”的坚持。

他们可能对绘画、音乐或运动充满热情,并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练习,即使短期内收不到比赛获奖、考级证书等明显的“回报”,依然能乐在其中。

这种纯粹的热爱和投入,源于孩子内在的驱动力,是自信在长期维度上的体现。他们从过程中就能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更容易在兴趣领域取得长远的进步。

05 对“被拒绝”有健康的处理方式

人际交往中,“被拒绝”的情况时有发生。自信的孩子“被拒绝”时,往往能展现出更健康的处理方式。

当被朋友拒绝一起玩耍,或者自己的请求没有被满足时,他们不会过度自责,认为自己不够好。相反,他们能够比较平静地接受现实,并积极寻找其他的可能性。

比如,他们可能会说:“没关系,这次他不跟我玩,我可以去找别的小伙伴一起玩。”

这种处理方式,展现了孩子的情感韧性。他们不会因为一次拒绝就否定自身的价值,而是能够快速调整情绪,从挫折中恢复过来,并继续积极地投入到新的生活和社交中,这种韧性正是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容来源:人民日报夜读,综合语嫣妈妈)

作者: 编辑:丁浩沨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