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5岁的刘炳汝来自河北保定,与来自余姚的女友汤钰婷共同居住在书圣故里斜桥弄,帮助女友打理着艺术空间“天喜小屋”。近日,由他主讲的《肖邦的爱情与音乐》分享会吸引了多位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年轻人参与,在小小的屋子里,他们谈论着音乐、爱情与梦想。
“别看我在‘天喜小屋’的工作那么文艺,其实我来绍兴的原因很‘俗’:为了工作。”去年春天,大学毕业两年的刘炳汝不想再局限于当音乐老师的生活,来绍兴投奔做电力施工的亲戚。在绍兴,他结识了同样在此旅居的汤钰婷。工作之余,刘炳汝会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在街头摆摊,售卖收藏的煤油打火机等物品;也会去“天喜小屋”主讲音乐分享会。去年底,他辞去了电力施工的工作,回保定过年。然而,开年后,他还是决定回到绍兴。“我也说不清为啥,就是感觉在绍兴古城生活特别踏实。”刘炳汝笑着说。
陕西汉中的80后姑娘魏女士和丈夫陆先生定居在北京。由于夫妻俩工作相对自由,他们总会时不时地开启旅居生活。今年2月,他们选择来到陆先生的家乡越城,开启了为期近半年的旅居时光。魏女士向记者透露,此次选择来绍兴旅居,有多重原因。一方面,北京生活节奏太快,平时饮食不太健康,让她隐隐担忧自己的健康状况;而丈夫陆先生一直在夸赞越城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慢节奏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魏女士经常随丈夫回绍兴过年、处理家中事务,对绍兴有一定的了解,在她心目中,绍兴满足了她对江南水乡的所有想象。因此,她希望通过几个月的停留,探索绍兴“旅居+养老”这种生活模式的可行性。
此外,绍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身为文字工作者的魏女士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她一直向往着能踏上浙东唐诗之路,亲身感受古人笔下的诗意与浪漫。此次来绍兴,她打算走一走这条文化之路。
绍兴“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同样深深吸引着来自湖北孝感的栗子,“一开始选择来到越城,就是因为她完全契合了我心中江南水乡的模样。或许在很多人眼中,‘江南水乡’的面貌相差不大,但就我的感受而言,有些‘江南水乡’是打造出来的,带着脂粉气和商业气息;而绍兴的水乡风貌是朴实无华、毫不张扬的。虽说如今有些老街也越来越商业化,但绍兴的许多地方,依然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
栗子说,她小时候在小城市长大,之后由于父亲在北京做生意,便在孝感和北京两地来回奔波。长大后,她又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生活过一段时间。她一直渴望能找到一座城市,既能拥有小城市的惬意,又能具备大城市的便捷。而绍兴,恰好完美契合了她的这两个需求。“在绍兴越住越喜欢!”2024年,栗子在绍兴度过了整整一年时光。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