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毛竹“飞”下山,还须产业“接”得住

2025-05-26 21:45

来源:

平水“毛竹下山”有了新场景。5月15日,上虞企业“绍兴非凡植保科技”带着植保无人机进驻柯桥区平水镇黄壤坞村,无人机吊运毛竹的运输成本较人工降低0.05元/斤。

运输效率极大提升,运输成本大幅下降。植保无人机让毛竹“飞”下山,对于促进竹农增收和竹制品生产企业降本增效,显然都是一个利好。

同时也要看到,毛竹下山的效率与成本问题,固然是毛竹砍伐、运输和加工、销售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但比它更关键的,还是要延伸好、发展好毛竹及竹制品的整个产业链,让更多的毛竹好销、俏销,能够大量、可持续地下山。事实上,这些年来,部分山区的毛竹之所以无人问津,沦落到自生自灭的地步,就是由于其背后缺少强大的产业支撑。因此,毛竹“飞”下山,如何让产业“接”得住,是我们下一步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现状看,我市柯桥的王坛、稽东等毛竹主产区,因地处水源保护区域,不允许进行竹制品加工。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毛竹生产及竹制品产业发展。在严格按要求加强水源保护的前提下,有关部门要想方设法,精准突破当地竹制品加工瓶颈,比如建立“王坛稽东出原料、制造加工在平水”的区域协作模式,努力让南部山区各地紧密协同,甚至辐射兰亭等区块,加快形成区域性竹制品生产加工中心,打造出若干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竹制品品牌。

而从竹制品产业的长远发展而言,则是要积极引导推进“以竹代塑”进程。要从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用品、日常用具采购环节等入手,引导社会各界逐步多用竹制品、爱用竹制品。特别是要抓住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态环保的心理,通过在大型商超、会展场所、文体活动期间设立竹制品专区,提升曝光度和市场转化率;通过深化助农直播,联动短视频社交平台开展竹制品推广等,进一步扩大竹制品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此外,一株株修竹、一片片竹海,同样是一道道不可多得的风景。所以,我们的关注点除了竹制品产业,还可以拓展到文旅产业领域。比如各地可以乘着生态游、乡村游日益火爆的东风,通过抓好“四好农村路”2.0版建设,加快完善山区立体交通网络,催生“交通+产业+文旅”融合经济带,让竹林、竹海融入农商文旅场景,吸引更多人体验“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诗情画意,让人们知竹、爱竹,让毛竹相关产业迎来更喜人的发展前景。


作者: 编辑:尉立丹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