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文化牵线美育搭桥,共绘浙川教育成果

2025-05-26 19:11

来源:

在浙江有这样一支用美育传播文化的特殊团队。他们结合援川对口帮扶和文化特派员项目实施,搭建从绍兴到峨边、从桐乡到松潘的“艺术乡建”桥梁;他们组建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公益组织、爱心企业的跨界融合的团队,探索项目的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他们把读书和旅游融合在一起,让孩子们通过画笔,领悟民族文化之美,树立文化自信;他们依托美育项目的实施,拓宽服务边界、开展文旅推荐、促进消费帮扶。

5月20日-24日,由浙江传媒学院桐乡研究院科创项目团队、绍兴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乡建团队组成的“艺乡邻美育支教团队”再次走进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进行美育项目应用推广、教材案例征集、实景素材补录。

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县街二小的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入选作品

早在四年前,项目团队在参与美育支教时,曾发现很多对口帮扶地区的学校都存在缺乏师资或者教学内容较深、所需工具材料成本较高等问题。为此,他们开发了针对性强、画材依赖度低的教学内容。其中,第一本美育教辅工具书《大地的礼物》已公开出版并应用于四川等7个省的34所学校,并在绍兴对口帮扶的峨边彝族自治县已完成了课堂应用。

“我们计划编制12本系列丛书,分别用于小学的12个学期。第一本书以农作物为主题,结合诗歌、民族文化展开。此次采集数据的第二本书则以建筑为主题,通过展示代表性的民族建筑,树立文化自信、展示民族之美。” 项目团队负责人、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市级文化特派员邵琦告诉记者。

项目团队在松潘县漳腊小学

在松潘县教育局的带领下,项目团队赴松潘县进安小学、镇江九年一贯制学校、章腊小学等学校开展实地调研并就示范课程、案例样本等与对口学校进行了深入交流。据悉,该系列丛书,采用对口帮扶地区学校师生参编的形式,让孩子们成为内容(范画)的提供者、让大学生成为课程的传授者,不仅增加了项目案例的落地性,更为四川的孩子们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为参与大学生提供了助力乡村文化建设的平台。激发了教学双方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浙江传媒学院桐乡研究院副院长葛燕青表示:“浙江传媒学院桐乡研究院是高校和地方政府共建的科研院所,希望能够挖掘有能力的团队和项目服务地方。松潘是桐乡的对口援建城市,艺乡邻团队在绍兴对口帮扶的峨边地区已经取得了丰厚的成果,我们也希望这样的项目能够在松潘进行推广和深化。”

“下阶段,我们还将积极对接文旅部门、旅行社,开展浙江学生入川研学、浙川学子同上一堂课等研学项目。”采访时,葛燕青对记者说。

据悉在完成绍兴与峨边、桐乡与松潘的对接后,该项目团队将继续展开浙江其它援建地区的美育教材编辑,在协助美育课堂教学的同时,为援建地区孩子们的作品组织展览、开展益卖、进行文创产品开发。

此外,项目团队还将努力开发研学线路,组织更多的社会力量走进四川、走进对口帮扶地区学校。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美育、关注文化帮扶与产业帮扶。

作者: 编辑:高建峰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